第 595 期

院務紀事
院務紀事人才培育:104年研究生講座第1場
NHRI holds lecture for postgraduate students


本院學務辦公室為使研究生瞭解自行開創事業、具有市場實戰經驗並經營卓然有成之企業主,安排多場講座,邀其分享創業背後之心路歷程。2015年2月9日舉辦104年研究生講座第1場,邀請洪偉禎醫師(前台大醫院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現為亞拓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蒞院演講,講題為「大膽創業,步步為營,台灣『矽谷』風起雲湧」。

以下為演講內容整理,並摘敘重點內容如下:
  1. 洪偉禎醫師簡歷
    • 1999年高雄醫學院畢業,擔任台大醫院神經外科醫師10年以上,發表SCI論文13篇。
    • 2010年洪偉禎醫師參加國科會台灣史丹佛醫療器材培 訓計畫(STB)。
    • 2011年 在美國成立「CompactCath」研究團隊,並以新型導尿管設計參加美國史丹佛大學舉辦的「Pediatric Product Innovation Mini-grant」與「Biodesign」的競賽,獲得競賽殊榮與獎金。
    • 2011年「CompactCath」研究團隊代表美國史丹佛大學參加亞斯本意見論壇(Aspen Idea Festival)演講,並獲得美國CNN Money網站譽為「嘗試改變世界的三大發明之一」。
    • 2012年洪偉禎醫師在美成立「CompactCath公司」。
    • 2013年亞拓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在台灣正式立案成立。
  2. 最初的動念
    洪醫師在升任台大醫院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時,即經常思考如何以微創手術取代顯微鏡、內視鏡手術,讓小傷口取出大腫瘤、縮短手術時間、減少病患的痛苦,或以機器處理;在構思開發腦部手術過程遇到許多問題,除透過儀器設備廠商、老師解惑外,亦本著外科醫師不服輸的個性,有困難自己動手克服,並開始進修更精進技術或想法,以解決臨床面臨的問題,因此造就了未來出國學習,加入史丹佛醫療器材培訓計畫的契機。
  3. 醫療器材環環相扣
    洪醫師在台灣曾設計過簡單、偏機械性、外科手術用醫療器材,他表示當廠商製造出產品後,仍會遇到是否可以使用在病患身上及其適法性為何的問題。教授曾建議並期許他可將在台灣遇到的問題寫成一個計畫,送到美國再試試如何發展成醫療器材,並學習將台灣無法就發展醫療器材所須的研發、製造、法規、生產、市場等全面性的環節緊緊相扣起來。
  4. 在產業扮演的角色
    出國前,洪醫師即對在產業扮演的角色有所規劃,本身已熟悉在醫師端與病患端之間的互動、醫院端與市場端彼此的流程,未來考慮將以掌握前端的設計、開發與後端的市場、行銷,並借重台灣製造的能量,全面進行結合。
  5. 參加史丹佛設計學院課程的經驗
    課堂上老師及團隊成員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專長相聚一堂,彼此之間激盪出共同的火花;並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下增進感情,促進團隊合作。洪醫師本身覺得,外科醫師比較喜歡動手做一些事情,且事後馬上可以得知病患的反應,亦即希望所做的事情有所回饋;史丹佛課堂設計的精神也是如此,要發展一樣東西,就要實際動手做,理由是藉由實際動手做的過程,讓不同專長的人彼此互動、參與並貢獻所學。
  6. 盡快動手做出原型(Prototype: fail early and often)
    洪醫師強調不僅要實際動手做,而且要很簡單、很快速地做出你要的東西,讓不同專長、背景的團隊成員瞭解你的想法,並且檢驗看看是否符合需求、能不能解決問題,再思考還能不能多加一些不同元素進去變得更好;或許東西呈現出來不是你想要的,那就趁早轉換方向進行。另一個盡快動手做出原型(prototype)的理由,如以Y軸為專案(project)的成本、X軸為專案執行的時間為例,所呈現出來的圖表發現,隨著專案執行時間越長,所投注的成本越多,如果越早期在原型階段發現不可行,就越早轉移方向,即可避免或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成本損失。
  7. 注重人的價值
    洪醫師觀察,一項設計或產品要能與眾不同、特別吸引人或甚至感動人,就要注重人的價值,或者說是要放入一點靈魂在裡面。

    以其一開始執行計畫為例,曾觀察一群無法自行控制排尿病患上廁所情形,發現平均一天上6到7次廁所,因此每天出門需要隨身攜帶6、7根30公分長的導尿管,每次排尿時要將導尿管從尿道插進去直到膀胱,這感覺一定很痛;經詢問病患是否需要不會痛的導尿管,病患卻告知每次如廁前後大概費時15秒,這已經和吃飯一樣變成日常的生活習慣,並不會覺得痛,反而讓他們覺得最不舒服的是上廁所之前別人的眼光。一位病患表示,在學校最害怕別人問他「這跟管子是什麼東西?」另一位病患家長則表示,女兒在學校8小時都不敢去上廁所,害怕同學覺得她跟別人不一樣。

    上述病患的認知,與初始設想的不同,原來會痛的不是身體,而是心理;當初洪醫師是以神經外科的角度出發,思考如何改善生活,如電刺激、控制神經或肌肉動作、設計遙控法控制大小便等機制及想法,後來才發現實際上病患是希望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
  8. 研發與改善
    在發想過程中,為了讓團隊中女性成員瞭解男性上廁所情形,並在教室裡簡單搭設小廁所;一開始花5分鐘、美金1元,設計出類似保險套大小的導尿管原型,便於攜帶,但是管子卻無法拉出來,雖然如此,還是獲得醫師及病患的認同,也有了正確的方向;後來進一步修改,花10分鐘、美金2元,設計出類似溜溜球大小,將管子放在中間,雖然方便拉出管子卻整條被拉出來,經過反覆修正與實驗並得到肯定,最後獲得美金5,000元補助,並尋求機械工程專長人員協助設計變更;綜上所述,從剛開始很簡單、不需從技術出發,到後來需加材料、機械專才並持續修改,方有所成。
  9. 步步為營
    洪醫師提醒,以醫療產業為例,除設計外,法規、專利、臨床試驗及相關事項等,相較於其他軟、硬體研發,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並仔細思考、步步為營,如市場有多大、是否得以持續支持、競爭對手有那些、有無機會獲利、各國法規及保險給付等,皆須瞭解清楚、掌握市場現況,並讓投資人放心。
  10. 大膽去做(The only way to do it is to do it
    最後,洪醫師藉由從台大醫院神經外科到史丹佛課堂之經驗,鼓勵大家很多事情要實際動手、步步為營、放膽小心、勇敢去做。
藉由舉辦本次演講活動,帶入不同想法,提供研究生不論是從事基礎研究或是投入就業市場,相信定能有所啟發;誠如洪醫師一開場就其講題說明由來,除了鼓勵博、碩士研究生、博士後研究員等勇敢地去面對挑戰外,更要小心謹慎,思慮周全,並期許年輕人未來在台灣或國際間風起雲湧,有所作為。
《文/攝影:學務辦公室何書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