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2 期

人事動態
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褚志斌助研究員升等為副研究員
Dr. Chih-Pin Chuu of the Institute of Cellular and System Medicine has been promoted to Associate Investigator


本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褚志斌博士自2015年7月1日起升等為副研究員。

褚志斌博士於2005年取得美國芝加哥大學癌症生物研究所博士學位,並於該校進行博士後研究,2009年加入本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擔任助研究員。

褚博士團隊主要研究為人類攝護腺癌(prostate cancer)的復發機制與治療方法,於博士後研究員期間,參與開發新的西方點墨微陣列晶片系統Micro-Western Array(MWA) 技術,此技術可進行高通量蛋白質表徵(protein profiling)及訊息傳遞網絡(signaling pathway/network)的研究。褚博士並於2010年在本院核心設施中心建立國內第一套、全世界第二套MWA系統以及配套之抗體庫,擔任指導研究員並提供全院服務;院內學者使用該系統進行研究發表之論文已達10篇。褚博士團隊利用此系統,研究攝護腺癌經荷爾蒙治療(androgen ablation therapy) 後,從荷爾蒙倚賴型(androgen-dependent)惡化為非荷爾蒙倚賴復發型(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過程中,蛋白質表徵與訊息網絡的變化,尋求釐清癌症復發的分子機制,寄望能找尋可供CRPC攝護腺癌預後診斷用之生物標誌(biomarkers)和抗癌新藥。經過MWA篩選,褚博士團隊發現1個新的抑癌蛋白(tumor suppressor)NRPB-PCA-L4,其不但抑制攝護腺腫瘤的生長與轉移,在血液中的濃度高低亦可作為診斷攝護腺癌不同期程的生物標誌,目前正進行更具規模臨床檢體的驗證。雄激素受體(androgen receptor, AR)在調控攝護腺發育、攝護腺癌發生及雄性禿髮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褚博士團隊也利用MWA系統探討雄激素活化AR後,完整的訊息傳遞路徑和受影響的下游蛋白質;過程中更發現了蜂膠萃取物(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 CAPE)對攝護腺癌有顯著的抗癌效果。

先前有關CAPE對癌症的抑制效果研究很少,且作用機轉不甚清楚。2012年褚博士團隊發現了CAPE會抑制攝護腺癌骨頭轉移之PC-3細胞株,主要透過抑制AKT、p21和KLF6,且此篇論文是全世界第一次發現CAPE會抑制AKT訊息傳遞(AKT signaling)。該篇論文亦探討:CAPE和現有的5種攝護腺癌化療藥物在共同使用之下,是否有加乘效果?結果發現,因藥物對p21蛋白質作用的不同,只有vinblastine、paclitaxol和estramustine在與CAPE共同使用時才有加乘效果。同年更發表第一次使用MWA系統性地探討天然抗癌化合物的作用機轉於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褚博士團隊分析了數種癌細胞株,發現雄激素依賴型LNCaP 104-S 攝護腺癌細胞對CAPE非常敏感,因此利用聚合酵素連鎖反應法(PCR array)和MWA系統性探討CAPE的抗癌機轉,發現CAPE除了抑制AKT訊息傳遞導致G1細胞週期停止之外,還抑制p70 S6 激酶,導致細胞營養攝取出問題,亦經動物實驗獲得驗證;本篇論文獲國內外多家平面與電子媒體報導。

褚博士2014年的PLoS ONE論文發表指出,觀察到雄激素依賴型和CRPC攝護腺癌細胞間蛋白質表徵和訊息傳遞網絡有明顯差異,因此懷疑CAPE可能會透過不同的機制抑制CRPC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經MWA分析研究後,成果發表於2015年Oncotarget,發現CAPE是透過調控P53、Skp2、p21和p27,而非AKT和c-Myc來抑制CRPC細胞的存活與生長。該研究更發現,針對CRPC細胞結合BCL-2抑制劑和CAPE之治療,對CRPC攝護腺癌細胞具有非常顯著的抑制效果。未來褚博士研究方向除了攝護腺癌研究之外,也會將MWA技術平台系統應用於老化相關疾病之研究。

褚博士團隊也建立攝護腺癌原位癌裸鼠模型(prostate cancer orthotopic-injection nude mice model),此模型平台更接近患者發生之位置且只需較短時間培養癌細胞轉移,有助於蛋白質訊息網絡、腫瘤微環境與疾病作用機制之研究。褚博士於本院擔任助研究員期間,於國際知名期刊共發表26篇論文,其中14篇為通訊作者、2篇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期刊涵蓋Oncotarget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 PLoS ONECancer Science等,另外也發表2篇專書章節。除此之外,亦自2013年起擔任PLoS ONE雜誌之學術編輯(academic editor)。
《文/圖:編輯中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