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先聆聽岸教授世代研究的各主題進度,並提供建議和商談合作。接著,由筆者介紹本院及提供文宣品及播放英文簡介,以說明本院的研究內容、設備和進展等;並且介紹國內的出生世代研究,特別是2000-01和2012-13由筆者研究團隊所建立的兩個世代,前者進行了12年5次的追蹤(下圖),發表30幾篇國際學術期刊論文,後者則完成近2,000對跨台灣北、中、南、東的孕婦和其新生兒世代研究(TMICS – Taiwan Maternal and Infant Cohort Study),在此深深感謝吳明蒼教授、陳美蓮教授、謝佳蓉教授等真摯的付出,還有各地婦產科、小兒科醫師、技術人員們的熱誠協助及媽媽、小朋友對健康的重視和配合(相關論文請點我)。
筆者研究報告的內容,主要是出生世代研究的胎因學精神和研究方法學,並以持久性污染物、塑化劑(DEHP)等內分泌干擾物的研究成果為例,也進行實務性的經驗交換等,例如,藉由2000-01年建立的出生世代長期追蹤,研究團隊發現胎兒時期 DEHP的暴露,會造成兒童在神經、免疫和內分泌系統造成影響,分別是違紀、攻擊行為的表現增加、智力的下降、鳴喘和氣喘的發生率增加,以及生殖發育程度的下降,依序已發表於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15;123:95-100)、PLoS ONE (2015;29:10(6):e0131910)、PLoS ONE (2015;13:10(4):e0123309)及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5;136:324-330)。
我國與日本同是四面環海、為攝取大量魚貝類的國家,工業發展迅速、面臨經濟產業結構轉型等,無形中有諸多議題類似,但又有些互補,故應可以合作而能更深入的探討。明年的國際環境流行病學會—亞洲分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 - Asia chapter)恰於北海道大學舉行,在夏天溫濕度宜人的季節,加上周遭花兒盛開的綠建築裡,將是很好的機會讓學人們來共用美好的永續環境,體會工業經濟妥協後的豐碩果實,學習建構健康的環境與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