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務紀事 2016 NHRI Research Day優秀論文口頭報告、壁報論文及優秀研究助理獎勵評選活動紀實 NHRI announces recipients of Research Day Awards for Outstanding Papers, Posters, and Research Assistants
為鼓勵本院年輕研究人員踴躍發表論文及表彰本院研究助理對研究工作之傑出貢獻,特於3月22至23日辦理2016 NHRI Research Day進行優秀論文口頭報告、壁報論文及優秀研究助理評選活動暨頒獎儀式。到職滿一年之博士後研究員及博士班4年級以上學生均應發表論文並開放自由投稿,本年度參與口頭報告13篇(含單位推薦及自由投稿)、壁報論文145篇;而本年度獲得單位推薦參與評選之優秀研究助理共計有33名。
本年度優秀論文口頭報告傑出獎及優選獎獲獎人研究內容介紹如下: 傑出獎:阮振維博士
為免疫醫學研究中心高承源助研究員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研究主題為:Deficiency of dual-specificity phosphatase 6 increases resistance to diet-induced dysbiosis of gut microbiome in mice。近年來已證實微生物相(microbiota)對於動物的代謝扮演重要的角色。得利於次世代定序(NGS)的快速發展,得以不透過細菌培養,藉由元基因體(metagenome)分析得到全面的菌相組成資訊。研究主題發現dusp6基因剔除小鼠擁有獨特的腸道菌相(gut microbiota),將此菌相移植給無菌鼠後,能有效提高能量消耗,並抑制高油脂飼料所造成之肥胖。利用RNA定序(RNA-seq)分析dusp6基因剔除小鼠的小腸轉錄體(transcriptome),研究團隊發現剔除dusp6基因能活化Ppar訊號並加強緊密連接(tight-junction)蛋白的表達,透過改變腸道環境而產生抑制肥胖之菌相。當高油脂食物使腸道菌相失調並引起發炎反應時,dusp6基因剔除小鼠能明顯抑制腸道發炎反應並維持腸道菌相的平衡,尤其是提高Bacteroidetes類的細菌比例以對抗高油脂飲食所帶來之發炎壓力。此研究首度發現透過調控遺傳因子,能維持有利於能量代謝並抵抗發炎的腸道菌相,甚至能對抗高油脂食物所引起之腸道菌相失衡。未來將利用此研究所建立之腸道菌相分析與培養平台,積極發展疾病導向的微生物體治療技術。
優選獎:賴朝陽博士
為免疫醫學研究中心莊宗顯副研究員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研究主題為Identification of thiostrepton as a novel inhibitor for psoriasis-like inflammation induced by TLR7–9。研究內容為開發新穎的類鐸受體7、8及9(TLR7-9)抑制劑以應用於發炎疾病的治療。TLR7-9的過度活化與發炎性免疫性疾病如牛皮癬的發病機理有關,因此,這些類鐸受體的抑制劑已逐漸被開發,用以研究於治療這些疾病。為了開發新穎的類鐸受體7、8及9的抑制劑,研究團隊利用比較藥物所刺激之基因表現圖譜相似性的原理,比對了基因表達資料庫內已知的TLR7-9抑制劑與其他化合物。發現硫鏈絲菌素(thiostrepton,一種天然抗生素)可能有抑制類鐸受體活化的功能。進一步的研究顯示,硫鏈絲菌素可抑制由類鐸受體7、8及9所引起的NF-κB的活化,並抑制由TLR7-9 配體(ligands)如R848、CpG-ODN與LL37/DNA或LL37/RNA複合物(大量表達於牛皮癬患部之複合物)刺激樹突狀細胞產生細胞激素。硫鏈絲菌素是經由抑制蛋白酶體(proteasome)的功能以及內含體(endosome)酸化的功能,來抑制類鐸受體7、8及9的活化。以不同的動物模式研究顯示,硫鏈絲菌素可以減弱在牛皮癬疾病中由類鐸受體所引起的發炎反應。這些結果表明,硫鏈絲菌素是一種新穎的類鐸受體7、8及9抑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