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 建置東南亞蚊媒病科技交流平台—台星登革熱防治經驗交流 Establishment of Southeast Asian mosquito-borne diseases prevention platform—experience exchange between Taiwan and Singapore
本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蚊媒病中心)為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規劃與新加坡環境衛生研究所(Environmental Health Institute, EHI)建立東南亞蚊媒病科技交流平台,於3月13至15日邀請疾病管制署(以下簡稱疾管署)及南部3縣市政府(台南、高雄、屏東)防疫團隊共同赴新加坡參訪,學習該國防疫實務經驗,並交流蚊媒傳染病防治資訊及心得,更希望藉由此機會與新加坡建立一個登革熱與其它蚊媒傳染病的防疫合作管道。
EHI成立於2002年4月25日,隸屬於新加坡國家環境局(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 NEA),主要負責研究、監測與實證基礎的風險評估。該研究所目前進行3個主題,包含監測與流行病學(surveillance and epidemiology)、病媒傳播之傳染病研究(vector-borne disease research)及食物與環境衛生研究(food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research)。EHI團隊的研究人員包括昆蟲學家、微生物學家、分子生物學家、免疫學家及統計學家等,並與各學術團體、研究機構和組織合作。借鏡新加坡防疫團隊的經驗,足以作為台灣團隊的學習典範,因此,本次參訪由本院蚊媒病中心之各相關領域如病媒蚊、病毒流病、地理資訊建構及公衛教育等專家同行,針對不同層面及專業與新加坡團隊進行討論。
關於病媒傳播之傳染病研究,位於東南亞的新加坡長年對抗登革熱,每年都有上萬個病例,其研究包含改善監測(improving surveillance)、強化診斷(enhancing diagnostics)、改善流行病學(improving epidemiology)、瞭解病媒及風險評估(understanding the vectors and risk assessment)等。新加坡官方一旦收到傳染病報告,流行病學的數據會即時發送到國家環境局,開始對於個案住家附近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並透過地理資訊系統將所有資訊和病媒蚊發現地點繪製成分布圖,如有發現群聚性病例,就將此區域列為高風險區域。新加坡對於登革熱防治策略可分為病媒監測與控制、法律強制規範及衛生教育社區動員等,防治工作重點仍以孳生源清除為主,化學防治部分自2005年已減少噴藥頻率,在發生有群聚感染時才會在周遭環境及進到家戶內噴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