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報導 健康一體化:2017台灣動植物致病性黴菌用藥及抗藥性研討會會議紀實 Report on One health: Fungicide use and antifungal resistance in human and plant fungal pathogens in Taiwan
近年來,由於抗黴菌藥物在農業及醫療界的持續增加使用和不斷篩選,黴菌抗藥性問題日趨嚴重。為了引起各相關行業對此問題的關注和重視,建立各界「健康一體化」的概念,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和本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於2017年11月28日假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202講堂共同舉辦專家學術研討會—健康一體化:台灣動植物致病性黴菌用藥及抗藥性研討會(One health: Fungicide use and antifungal resistance in human and plant fungal pathogens in Taiwan)。
當天會議在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科暨研究所李財坤教授的歡迎致詞中拉開序幕。大會有幸邀請到中華民國真菌學會劉瑞芬理事長主持,介紹來自荷蘭奈梅亨(Nijmegen)Canisius Wilhelmina醫學院、Radboud大學醫學中心的Jacques F. Meis教授為「Azole fungicides and resistant Aspergillus fumigatus」特別專題演講。Meis教授以當地地理、歷史環境為切入點,講述Aspergillus fumigatus如何以其對環境的高度適應性發展成為自然界中無所不在的動植物致病性黴菌,及其抗藥菌株的逐步演化和作用機制。現階段,抗黴菌藥物的種類非常有限,抗藥性菌株的出現對於臨床治療無疑是巨大的挑戰。而azole類作為抗黴菌感染的首選藥物,如何規範、合理及正確的使用,是全球各界與黴菌感染相關專家以及政府單位當給予高度關注的問題。接著由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感染科陳宜君醫師主持會議,第二個關於熱帶念珠菌(Candida tropicalis)分子流行病學研究的主題,演講嘉賓是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劉偉倫醫師及本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羅秀容研究員。兩位講者分別從臨床和環境兩個角度闡述了台灣熱帶念珠菌的分布及藥物敏感性等現況,分析了抗藥性菌株的基因型及其親緣關係,指出了人類與環境間密不可分的「健康一體化」概念。熱帶念珠菌是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繼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後最常分離得到的念珠菌屬菌種,其抗藥性菌株不僅有增多的趨勢,且往往對多重azole類藥物有抗性,但其主要抗藥機制究竟為何,未來還需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