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3 期
人事動態 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林淑宜副研究員升等為研究員
Dr. Shu-Yi Lin of the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Nanomedicine has been promoted to Investigator 本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林淑宜博士自2018年1月起升等為研究員。
林博士於2002年取得清華大學化學博士學位,2009年加入本院奈米醫學研究中心(現為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擔任助研究員,2013年升等為副研究員。
林博士研究團隊發展了一種新型鉑金藥物(「靶鉑(TargeplatinTM)」),係為一種具有「於腫瘤始活化」的治療藥物,可避免產生全身性的毒性,大幅減輕患者身體的負擔;另外一項特色是:由於「靶鉑」不會引發活性氧化物的生成,因此不易產生後天抗藥性。「靶鉑」的關鍵技術在於提供癌細胞可溶解的「奈米鉑」,藥物在癌細胞的弱酸環境下,最終釋出有毒的鉑離子,再透過嵌入細胞的DNA,致使癌細胞無法複製而凋亡。該藥物已於2016年7月完成技術移轉,更榮獲第12屆國家新創獎及2017年台北生技獎「技轉合作獎」優等獎,此項藥物預計於今年申請新藥試驗(IND)。
此外,林博士亦合成開發多種無機奈米粒子(特別是金量子點)及其於生物醫學的研究與應用,已陸續發現金量子點的特殊抗氧化、發光等特性,十分具有潛力可應用於神經保護、生物檢測追蹤標記等。為了瞭解金量子點的材料安全性,林博士與本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林嬪嬪研究員合作,發現親水性的奈米金能影響內毒素(endotoxin)的聚集結構,使內毒素結構維持在穩定的微粒結構(nanovesicles),避免形成會引發過度發炎反應的立方體(cubosomes)與六方體(hexagosomes),進而調節免疫反應。此發現說明了內毒素互相聚集時形成的微粒結構,是影響免疫強度的關鍵,因此調整內毒素的分子結構能達到調控免疫作用強度的效果。有鑑於此,研究團隊進一步探討運用此特性於疫苗佐劑的可能性,研究結果發現,利用奈米金控制內毒素聚集結構形成的奈米微粒具有第一型助手型(T helper1, Th1)疫苗佐劑的免疫反應特性。該研究發現對於應用奈米材料於疫苗佐劑的研發,提供了新的方向。此研究論文獲頒第14屆有庠科技論文獎的奈米科技類。
林博士於副研究員期間一共發表了14篇頂尖論文,其中10篇為通訊作者、1篇為共同通訊作者、3篇為共同作者,更有二項新型專利;此後,也將繼續著重在創新轉譯的研究。
《文: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