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1 期

院務紀事
2018 NHRI Research Day優秀論文口頭報告、壁報論文及優秀研究助理獎勵評選活動紀實
NHRI announces recipients of Research Day Awards for Outstanding Papers, Posters, and Research Assistants


為鼓勵本院年輕研究人員踴躍發表論文及表彰本院研究助理對研究工作之傑出貢獻,於今年3月27至28日辦理「2018 NHRI Research Day」進行優秀論文口頭報告、壁報論文及優秀研究助理評選活動暨頒獎儀式。到職滿一年之博士後研究員及博士班四年級以上學生均應發表論文並開放自由投稿。本年度參與口頭報告有12篇(皆為單位推薦)、壁報論文144篇;而本年度獲得單位推薦參與評選之優秀研究助理共計有34名。

評選作業:由院內研究人員組成評選委員會。
(1) 口頭報告組:由各單位推薦人選,並開放自由投稿,於Research Day進行英文口頭報告,競爭傑出、優選及佳作獎。
(2) 壁報展示組:投稿領域及篇數分別為基礎醫學領域69篇、應用醫學領域50篇、臨床醫學/公衛25篇,各領域取前10%之優秀壁報論文。
(3) 優秀研究助理:採二階段審查,第一階段由單位推薦、第二階段於Research Day進行評選,擇優獎勵23名。



本年度優秀論文口頭報告傑出獎及優選獎獲獎人研究內容介紹如下:
傑出獎:郭子雷博士/癌症研究所
研究主題:ß-catenin activation promotes pancreatic cancer metastasis in mouse model
研究內容介紹:目前在癌症研究所洪文俊副所長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目前胰臟癌5年存活率仍偏低,且並無特定藥物可以治療,因此找到相關早期診斷標記與專一性治療相當重要。在許多癌症中通常伴隨3至5個基因的突變與缺失,透過全基因組分析發現,除了常見的KRAS和TP53基因的突變外,一部分胰臟癌患者(11~28%)會同時有WNT-signaling基因突變如APC、AXIN1、AXIN2及RNF43,因此利用Cre/LoxP基因轉殖小鼠模式建立KRAS和TP53突變再剃除APC基因(稱KPA小鼠),使其下游WNT-signaling活化而模擬人類胰臟癌的發生。結果在小鼠模式中發現,KPA小鼠生存曲線較KPC小鼠低(KRAS和TP53突變),其更快發展出胰臟癌並且更容易轉移到其他器官。進一步利用基因表現晶片(gene expression microarray)分析KPC和KPA細胞兩者詳細機制差異發現,KPA細胞除了大量表現β-catenin外,且會大量分泌出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PDGF)並磷酸化其下游tyrosine-protein kinase Src和Cortactin。利用3D類器官培養系統(3D organoid)發現,KPA細胞會伸出侵襲偽足(invadopodia)並表現大量MMP9分解細胞外間質。透過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IHC)染色發現,在KPA小鼠腫瘤中PDGF也會大量表現且也增加Src磷酸化,特別是KPA小鼠血液中也偵測到有大量PDGF的表現。臨床上,發現胰臟癌患者血清中的PDGF與組織中的PDGF和磷酸化Src在腫瘤中的表達顯著相關,並且高表現PDGF和磷酸化Src可代表較差的預後。而研究團隊也利用各種PDGF、WNT及Src抑制劑去抑制KPA細胞生長,最終發現,其中Src抑制劑Dasatanib特別有效地抑制KPA腫瘤生長與轉移。因此,此研究結果闡明了WNT/β-catenin訊息傳遞在胰臟癌發生中的角色,並且找到其二標記PDGF/Src來判斷患者預後,以及未來可能針對此類患者治療的方針。
獲獎短評:癌症是由多基因缺陷所形成,郭子雷博士的研究釐清3個基因的交互作用如何加速胰臟癌的生成及轉移,同時找到新穎的生物標記,對癌症的精準治療提供重要的貢獻。

優選獎:許家豪博班生/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
研究主題:Nicastrinhi1384 is a potential zebrafish model for depigmentation diseases
研究內容介紹:目前為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江運金副研究員實驗室博士生。黑色素細胞,顧名思義,是會表現黑色素的特殊細胞群。其產製黑色素的能力不同,不只會影響人的膚色,也與人體對紫外線的抵抗力以及罹患皮膚癌的機率有關。除了黑色素產製能力不同會造成外觀的差異外,黑色素細胞的存活與死亡也與人的外觀有關,如白斑症。白斑症是一種因黑色素細胞異常死亡所導致的疾病;目前全球有0.5~2%的人口正承受著白斑症所帶來的困擾,包括白色斑塊、早發性灰頭髮、視網膜底層黑色素細胞減少或退化,最終可能導致失明。雖然此疾病為人所知已超過六十年,然其致病機轉尚不清楚,也尚無好的治療與預防方法。此研究發現,nicastrinhi1384 斑馬魚具有類似白斑症的症狀;此斑馬魚的nicastrin基因表現大量減少,導致γ-secretase活性下降。這樣的狀況會造成斑馬魚的黑色素細胞中黑色素小體無法正常成熟、粒線體結構異常以及黑色素細胞壞死。經過實驗驗證後,發現藉由預防性投藥減少黑色素生成,可以避免該nicastrinhi1384 斑馬魚黑色素細胞粒線體結構異常,以及細胞壞死的現象;此結果也與過去臨床的報導相符合。過去發現,膚色較黑的人種與粒線體染色體突變的人罹患白斑症的機率較高。此外,白斑症惡化區域的皮膚有發現不成熟的黑色素小體,而γ-secretase抑制劑的臨床試驗也有過患者髮色改變的案例。期許未來,白斑症的發生率會藉由進一步發現而減少。
獲獎短評:許家豪博班生的研究鑑定出一個斑馬魚的變異種,並瞭解是由於粒線體的缺失造成其黑色素細胞死亡。更進一步發現抑制tyrosinase或活化γ-secretase的藥品,可改正粒線體缺失以及防止黑色素細胞死亡。此發現可為人類相關疾病如白化症,提供深入研究的動物模式和治療的方向。

優選獎:蔣偉程博士/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
研究主題:Absence of heme oxygenase-1 accelerates smooth muscle cell differentiation during embryoid body development from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研究內容介紹:目前在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林秀芳所長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第一型血紅素氧化酶為已知的壓力反應蛋白,恃其抗氧化與抗發炎的能力,在保護細胞或組織免於病理傷害中扮演重要角色。然第一型血紅素氧化酶在胚幹細胞分化過程中之功用卻尚未釐清。在此研究中,由囊胚中建立已剔除第一型血紅素氧化酶的胚胎幹細胞株,透過模擬胚胎發育之擬胚體分化方式,在早期分化下發現,缺乏第一型血紅素氧化酶會提升活性氧化物質,並促進調控中胚層主要調控基因brachyury的表現;同時,平滑肌轉錄因子—serum response factor與其共同活化物myocardin表現也隨之增加。此外,伴隨著Smad2表現量上升亦代表著發育更趨向中胚層之平滑肌細胞。總體而言,缺乏第一型血紅素氧化酶會增加中胚層與平滑肌細胞調控因子,以及相關標的之表現,並證實在分化過程中缺乏第一型血紅素氧化酶所產生之效應,亦提供促進幹細胞分化成平滑肌細胞的一種新穎之方法。
獲獎短評:在分化過程,胚胎幹細胞如缺乏第一型血紅素氧化酶中會導致並加速血管平滑肌細胞之分化。此研究於再生醫療領域上,提供修復受損血管所需之細胞來源極具潛力。



優秀論文佳作獎(依照單位及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優秀壁報論文獲獎名單如下(依照單位及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優秀研究助理獎勵獲獎名單如下(依照單位及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文/圖:癌症研究所郭子雷博士、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許家豪博班生、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蔣偉程博士提供、學術發展處蔡雨軒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