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3 期

會議報導
2018 NHRI / IBMS發炎與疾病國際研討會
Report on 2018 NHRI / IBMS Joi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lammation and Disease


由本院與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研院生醫所)聯合辦理之「2018 NHRI / IBMS發炎與疾病國際研討會(Joi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lammation & Disease)」於10月31日至11月2日,假本院竹南院區會議中心順利圓滿結束。此次研討會計有18位國內外頂尖學者專家擔任講員,約有三百人註冊報名,總計約有三百五十人與會。另外,經公開徵求,收到68篇投稿論文,於其中挑選出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於大會中進行口頭報告後,並評選出4位年輕研究學者,展現台灣免疫學界後續的傳承及希望;另外,有55篇具壁報論文獎(poster award)評選資格(博士後研究員、研究助理、學生之論文投稿),經壁報論文審查委員會評選,選出10篇獲得壁報論文獎,於研討會第3天頒給獎狀與獎金,以資鼓勵。

此次研討會邀請到6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其中2位亦為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HHMI)研究員等重量級外籍講者,與會者不僅能當面聆聽多位國際大師對於各專精領域的系列對話,更能親睹平常研讀NatureScienceNature Immunology文獻作者的大師風采,亦能學習到各種免疫學研究最前瞻的發展,例如:Alexander Rudensky博士(Sloan-Kettering Institute)深入研究發現3個已知的 Foxp3 enhancers(CNS1-3)以及一個新的 cis-regulatory element CNS4對於Treg細胞分化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CNS4雖不影響 FOXP3 之表現,但卻能經由STAT5促進 IL2-dependent Treg 細胞分化;Tak Wah Mak博士(University of Toronto)以哲學的方式演講腫瘤治療進展,主要是強調IL-7給予T細胞之續航力,強化抗氧化劑(anti-oxidant)活性與強化免疫細胞的移轉;北京清華大學醫學院董晨院長演講則聚焦於二個新的免疫檢查分子B7S1與Nr4a1;B7S1表達在活化的T細胞、APCs與許多腫瘤細胞,在腫瘤裡表現與入侵CD8+ T cells有負相關,接著,他們測試Nr4a1-deficient T細胞發現是相當強的腫瘤毒殺T細胞,且可有效抵抗腫瘤誘發引起的T細胞耗弱,因此,這個Nr4a1也是可以當成是一個腫瘤免疫治療檢查點分子。

Jonathan D. Powell博士(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主要是探究抑制腫瘤內glutamine代謝會增加抗腫瘤的免疫反應,他用 JHU-083抑制glutamine代謝,發現抑制了腫瘤生長,且腫瘤內的骨髓衍生抑制細胞(MDSC)數目減少,並提高CD8+/MDSC比例,同時JHU083也誘發TAMs改變,增加TNF-alpha表現。這改變像 M1-type like macrophages,從代謝物分析,他們發現 JHU-083會抑制 tryptophan 產物 kynurenine的產生,結論是 JHU-083會抑制glutamine代謝,增加抗腫瘤的免疫反應,可以用來增強anti-checkpoint molecules blockade 的免疫反應;Richard M. Locksley博士(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與Andreas Bäumler博士(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分別在目前熱門的腸道(小腸與大腸)粘膜免疫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Locksley博士詳細研究ILC2細胞發現,其在不同器官裡會有不同的轉錄體表現,而只有在腸道組織裡會表現IL-25R,闡明其與會表現IL-25 的腸道上皮 tuft cells有交互作用,進一步利用不同寄生蟲感染模式證明,此為維持腸道免疫平衡之重要機制。Dr. Bäumler 對於大腸發炎疾病有所專精,利用細菌感染等小鼠模式,深入研究大腸細胞的代謝,發現其會改變腸道中氧氣濃度,亦能改變菌相。

此會議的重要收穫之一在於能有機會與免疫各領域最受推崇的大師直接於會議上對談,科學上的腦力激盪獲得正向鼓勵,另外在演講的休息時間與大師們的個人互動,對於計畫寫作、論文投稿的提點、交流各國之間生醫免疫科研經費的現況等,也都受益良多!此研討會以單一主軸發炎議題來看,已達國際一流水準,此會議平台有利台灣的免疫發炎相關研究更蓬勃發展,並引領未來發炎疾病機轉探索及防治策略的前瞻思維。


《文:免疫醫學研究中心高承源副研究員、蘇郁文副研究員、林文傑助研究員、學術發展處陳忻;圖:編輯中心王競嶺、學術發展處陳胤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