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 生命的奧祕:發現不連續基因 --199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譯文 The discovery of "Split Genes"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and Medicine 1993
摘要
過去四十年來,由於分子生物學領域的蓬勃發展,使我們對遺傳物質--基因--有大幅瞭解。起初十年,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於簡單的生物體,尤其是細菌及噬菌體。在1977 年之前,所有人都認為基因是DNA上一個連續性(continuous)的片段,直到羅伯茲(Richard John Roberts)和夏普(Phillip Allen Sharp)分別發現基因可由DNA上不連續的幾個完整片段組成。羅伯茲和夏普使用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腺病毒(adenovirus),作為他們的實驗模型系統。因為腺病毒的基因組(genome)和高等生物的基因組有許多相似之處。不久之後,數個研究報導也指出不連續基因在高等生物體很常見,其中包括人類。
基因可由兩個或多個片段所組成,此發現馬上引起進一步的推測,其結果令人驚訝且具重要性:在最初轉錄的RNA產物裡,有外顯子和內含子的序列;必須經過 "編輯(edited)" 的過程,裁除內含子的序列讓其餘的外顯子序列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變短的RNA分子。現在科學家已證實這個過程,且我們已經對此過程的相關性質累積具體資訊。這個過程叫做剪裁 (splicing);相較於低等生物體,對高等生物體來說, 這代表了一種資訊傳導的添加步驟 (圖1B)。當在最終合成的RNA分子裡發現組合的外顯子片段並不完全相同之後,「剪裁」的重要性更加顯而易見。隨著不同組織或發展階段,不同組合的外顯子結合可以表現不同的mRNA分子。因此,一樣的DNA區域在許多例子裡會決定出許多不一樣的蛋白質結構。這個過程稱為選擇性剪裁(alternative splicing),並且代表著一個新的基礎原理:遺傳訊息 (genetic message) 衍生的獨特產物,並不一定在RNA初合成時就已確立;而是剪裁的樣式(splicing pattern) 決定最終產物的性質 (the nature of the final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