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9 期

研究發展
台灣學名藥分組訂價政策對於藥品價格與支出的影響:分析三類最常用心血管藥品消費所發現之證據
The influences of Taiwan's generic grouping price policy on drug prices and expenditures: Evidence from analyzing the consumption of the three most used classes of cardiovascular drugs


有效控制藥品支出的持續增加是全球性的重大挑戰。近年來在多種控制藥品支出的方法中,「提昇學名藥(generic drug)處方頻率或使用量」的支持度漸增。各國實施之學名藥相關政策背景有所歧異;從各式觀點記述這方面的國際經驗對於未來相關政策制定有參考價值。國衛院衛生政策研發中心陳麗光博士實驗室針對此議題進行研究,結果發表於BMC Public Health 2008, 8:118。

本研究呈現台灣的相關經驗。在台灣,慢性病患一般是在醫院體系(非診所)中獲得藥品,而醫院的藥品支出則直接透過全民健保給付。中央健康保險局是全民健保體系的唯一買家。在全民健保成立之初,健保局即建立一套藥價基準(Pharmaceutical Benefit Scheme),並從此根據全民健保藥品支付品項收載原則、藥品支付價格訂定原則以持續修訂藥價基準內容。自2001年以來,健保局已根據化學學名藥分組原理(chemical generic grouping)與市價調查資料進行三次大規模的藥價調整行動,分別於2001、2003與2006年進行,其中,2003與2006年的藥價調整在醫院總額支付制度下實行,而2001年則否。

依據推測,藥價調整可為全民健保產生節餘,而健保局隨即可運用這些節餘來支應其它醫療服務支出。然而,全民健保藥品的支出仍是持續增加,而慢性病藥品消費的增加是支出增加的主要因素。有人認為臺灣慢性病患人口增加是慢性病藥品消費快速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至今少有實證研究探索快速增加的消費是否與任何醫療保健資源之無效率使用有關。

為了探討此議題,本研究檢視2001年藥價調整行動對於藥品價格與支出的影響,而選擇2001年是為了將分析聚焦於藥價調整的直接效果,而非藥價調整與總額支付制度政策的混合效果。

依照藥品的解剖與療效結構分類系統(Anatomical Therapeutic Classification),本實驗室選擇了三類最常用之心血管藥品作為分析對象:乙型擬交感神經阻斷劑(beta blocking agents)、血管效果為主之鈣通道阻滯藥(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mainly with vascular effects)及純粹血管緊張素轉化酵素抑制藥(plain ACE inhibitors)。在臺灣,這三類藥品的消費量占了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心血管藥品總消費量,而這三類藥品也在2001年的主要降價藥品範圍中。

本實驗室應用一群在藥價調整前便開始服藥,並在藥價調整後持續服藥之病患的長期追蹤資料。追蹤此類病患藥品消費的變化,可以檢視醫院如何在藥價調整後影響他們的固定病患之藥品使用模式。資料來源為20萬健保投保人長期追蹤資料、對應之健保特約醫療院所登記檔資料,以及儲存所有健保藥品給付價格的歷史資料庫。

從藥價調整行動前之觀察期到對應之行動後觀察期,針對每類藥品,本實驗室檢驗每人每日支出、觀察期開藥總天數,及觀察期總藥費支出變化。我們比較一群在行動前觀察期間服用被行動降價之某類藥品的政策曝露組病患,及一群在行動前觀察期間服用沒被行動降價之同類藥品的比較組病患,以評估藥價調整行動之影響,並應用固定效果線性迴歸模型來控制無法藉由資料觀察之「病患—醫院配對」組間異質性。

分析結果顯示,以學名藥品分組為基礎之2001年價格調整行動顯著地降低這三類心血管藥品的每人每日支出。然而,醫院出現以大幅增加固定前往就醫之病患的就診頻率以擴增開藥天數來回應此政策變化的傾向。結果,這群固定病患的三類藥品總開支在行動後明顯增加。這些衝擊效應削弱了價格調整行動在控制總體藥品支出的能力。這表示並未從這群病人在這三類藥品消費中節餘下資源而可利用來支應其他醫療保健服務。這樣的藥品消費擴增也可能導致這三類藥品的無效率使用:行動後觀察期間,大約有百分之五十之病患的領藥天數比該期間總天數還多,顯示藥品消費的浪費。

本實驗室建議臺灣政府未來政策改變實施前可利用個體層次長期追蹤健保資料,預先建立監測系統以偵測不當處方開立模式。這樣的監測系統可用來遏阻醫院濫用決定開藥量的自主性,使藥價調降能更有效地節約醫療保健資源。
《文:衛生政策研發中心陳麗光博士;圖:編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