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5 期

研究發展
老年人之憂鬱與死亡率:台灣地區社區長期追蹤調查的發現
Depression and Mortality in Elderly: Findings from a Longitudinal Community-Based Study in Taiwan


本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精神醫學與藥物濫用研究組研究助理方芍又參加台灣公共衛生學會、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及台灣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學會之2008年聯合年會,其展示之海報「老年人之憂鬱與死亡率:台灣地區社區長期追蹤調查的發現」獲得優秀海報獎,本院同仁引以為榮。論文海報內容如下:

目的:西方國家的研究顯示老年人憂鬱程度增加死亡的風險,但本土之研究尚不多見。是以本研究主旨為分析台灣地區社區居住老年族群中憂鬱症狀與死亡率之相關強度,並評估此相關性之可能城鄉差異。

方法:資料來源為「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人口與健康調查研究中心」之「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研究」串連衛生署「死因資料檔」。在本研究中,共有4,049位60歲(含)以上之社區老人於1989年接受訪查,後續追蹤調查則分別於1993年、1996年、1999年與2003年進行。與死亡檔串連後,至2003年底共計有2,145位老人死亡。本研究以「憂鬱症病源研究中心量表」(CES-D)10題簡易版測量憂鬱症狀,將總分大於8分定為嚴重憂鬱程度。本研究納入分析影響老年人口存活狀況的因素,共有4個面向,包含社會人口學、社會網絡、慢性疾病與健康行為。社會人口學方面有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及婚姻狀況等;社會網絡的面向包含目前是否有工作及社交活動程度。社交活動程度以老年人是否參與社會團體、宗教團體或慈善團體,以及與鄰居的互動等10個項目評估。此外,藉由自答式疾病狀況瞭解老年人常見之幾種慢性疾病,即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疾病及腎臟疾病;健康行為則包括抽菸、嚼檳榔與飲酒。本研究以Kaplan-Meier法計算存活機率,再以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分析憂鬱症狀程度與死亡風險的相關性強度。

結果:長達15年的追蹤調查資料分析發現,憂鬱症狀程度較嚴重者其提早死亡的風險也越高。患有嚴重憂鬱症狀的老年人(總分>8分)提早死亡的風險約為總分≦8分的老年人之1.4倍。在校正社會人口學、社會網絡、慢性病以及健康行為等共變項後,總分>8的老年人死亡風險比(Hazard Ratio)為1.2(95% CI: 1.08-1.31, p≦0.01)。都市老年人其與憂鬱相關之死亡風險比(aHR=1.26, 95% CI: 1.04-1.53, p≦0.05)些微高於居住於鄉村之老年人(aHR=1.16, 95% CI: 1.04-1.31, p≦0.01),但差異未達統計上顯著意義。

結論: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人居住於都市與憂鬱者有較高死亡風險。雖相關的機制不明,有關當局在實施衛生教育計畫時,應考慮增加年長者對其本身或其家人對於憂鬱症前兆或症狀的認識,並評估未來整合心理衛生服務與老年主要照護服務設置的可能性。

(研究團隊:方芍又、陳娟瑜、張新儀、劉怡妏、林克明)
《文/圖: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精神醫學與藥物濫用研究組方芍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