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Summerskill提醒研究者在規劃臨床研究時,可以參考ICMJE指引(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ICMJE)進行規劃,還可考量臨床試驗執行者(trialist)、統計學家、機構裡審查委員的意見。他表示,研究設計的好壞會從各個角度影響研究的表現,包括研究論文的發表,而設計良好的臨床試驗會讓試驗流程的組織管理、執行、資料分析、論文撰寫與發表更順利。
Dr. Summerskill說明ICMJE是由許多國際知名期刊的編輯共同組成,並集結眾多編輯的意見編撰成ICMJE生物醫學期刊指引(Uniform Requirements for Manuscript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s: Writing and Editing for Biomedical Publication),最新版甫於2008年10月出版。ICMJE的期刊編輯成員來自位於挪威、丹麥、荷蘭、克羅埃西亞(Croatia)、紐西蘭及澳洲等國的Annuals、BMJ、CMAJ、JAMA、NEJM、Lancet等期刊,以及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研究成果發表的策略
Dr. Summerskill提醒,研究成果呈現方式要在研究規劃之初就預先設想,而非等研究完成時才開始進行組織,這個作法還牽涉發表文章所需經費的規劃。投稿不同期刊有不同的費用標準,有些期刊對彩色頁的印刷還要求額外的費用。
臨床試驗研究設計注意事項
Dr. Summerskill表示,在研究規劃與設計時,要清楚定義臨床研究問題,這些研究問題是要有意義的,要專注在某一項議題上,要是可以被回答的。在定義臨床問題上有一個名為PICO的因素架構可以作為遵循的依據,這個架構建議以研究的Population(目標族群)、Intervention(介入方式)、Comparator(對照組處理)及Outcome(預期結果)4個思考方向進行規劃。
決定「試驗樣本規模」時,必須要考量是否具有可信度,要儘可能考慮周全,要儘可能降低第二型誤差(type II error)的發生機率β值。「試驗的執行時間及後續追蹤期限」要長到足以累積適當的事件發生率(event rate),也必須短到足以維持具有可信度的追蹤樣本數。在進行「事前規劃分析」時,要針對試驗預計結果設定可信且具有意義的試驗終止療效(endpoints),使最終療效的試驗結果可以增加病患治療上的參考價值。最終療效還要盡可能具有延伸性的應用價值,可運用在其他試驗條件(settings)下,並且是對病患、臨床醫療人員及政策制訂者都具有切身相關性及效用。
「分析方法」的規劃必須在規劃臨床試驗之初就加以選定,選擇的方法必須從臨床試驗的設計邏輯進行考量。近年來在臨床試驗上提倡採用「治療意向(intention to treat,ITT)」分析法,將病人遵從醫囑的程度納入考量,分析試驗過程中各種處理方式對分析結果的影響。統計方法的選擇上可考慮使用多重比較法(multiple comparisons)及事後分析法(post hoc analysis),而進行子群體分析時,尤其有多種療效(multiple outcomes)比較分析時,需注意其第一型誤差(type I error)發生的機率通常會依據所用以比較療效的多寡而有不同。假設α值設為0.05,只比較1種療效時,發生第一型誤差的機率就是0.05;如果比較療效多至20項種時,發生第一型誤差的機率就是0.64。
期刊論文發表指引
Dr. Summerskill指出,研究人員可以從各種期刊的網站上獲得研究發表的檢核標準,這些標準是研究規劃時很重要的參考資料。他列舉了幾種針對不同研究設計的論文撰寫指引: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研究檢核準則是針對隨機對照臨床試驗(RCT)的報告格式;STROBE(The 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Epidemiology)是觀察型研究的檢核準則;QUOROM(The 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es)是RCT研究的統合分析檢核準則;STARD(Standards for Reporting Studies of Diagnostic Accuracy)是診斷性研究的報告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