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報導 第6屆日韓血管生物學聯合研討會暨第16屆日本血管生物學與醫學機構聯合年會報導 Report on the 6th Korea-Japan Joint Symposium on Vascular Biology and the 16th Annual Meeting of Japan Vascular Biology and Medicine Organization Joint Meeting
第6屆日韓血管生物學聯合研討會暨第16屆日本血管生物學與醫學機構聯合年會(The 6th Korea-Japan Joint Symposium on Vascular Biology and the 16th Annual Meeting of Japan Vascular Biology and Medicine Organization Joint Meeting)於2008年12月3日至5日於日本金澤舉行。此會議過去主要是由日本及韓國之學者共同參與,今年則有本院伍焜玉院長受邀主持會議場次,並帶領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林秀芳副研究員、鄭慧萱及張詣奇博士後研究員,醫學工程研究組裘正健研究員、彭欣欣博士後研究員及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組喻秋華副研究員參加此次會議。
此次大會議題分成5個部分,分別是:(1) New dimensions in cardiovascular technology;(2) Regeneration therapy for Ischemic diseases;(3) Vasculogenesis;(4)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vascular injury;(5) Vascular cell signaling。會中還安排3場特別演講及年輕學者研究論文競賽。
首先,在New dimensions in cardiovascular technology議題部份,金澤大學的Go Watanabe博士發表他們在機械外科手術上的成績,傳統醫學上若是要動到心臟手術勢必要開膛剖腹,但應用機械進行手術,能將病人傷口減到最低,且病人手術後之預後良好。在其所播放影片中,可以見到病人手術後1天後即可下床走路,3天後即可出院,未來機械手術之發展可期。
在特別演講中,Michiyuki Matsuda博士受邀發表有關綠色螢光蛋白(GFP)之研究,尤其是應用在螢光共振能量轉換(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的技術上,對於研究細胞內之訊息傳遞有很大的幫助。其演講彙整FRET的相關應用方式,對於研究者日後的研究設計,很有參考價值。
會議中,來自台灣的其他學者也有很精采的演講。本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組喻秋華博士以「以斑馬魚及小鼠模式探討基因體,蛋白質體及基因體的修飾與癌症發生的關係」為題受邀進行演講。喻博士將實驗建構在斑馬魚體內,利用螢光來觀察基因突變後對於器官發育的影響,在會場上引起很大的迴響。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林秀芳博士受邀以「Upregulation of cysteine-rich protein 2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ia TGFβ signaling」為題進行演講。醫學工程研究組裘正健博士亦獲大會接受以壁報論文方式發表其近期研究成果,裘博士的研究呈現血流剪力(Shear stress)影響血管內皮細胞(Endothelial cells)與平滑肌細胞(Smooth muscle cells)間的相互作用,進而影響平滑肌細胞型態表現之分子機制。台灣的研究已有很大的進展,並逐漸受到國際注目。
在傑出青年研究學者研究論文競賽,日本東京大學的Satoshi Nishimura以分子影像的技術在活體中觀測細胞的動態變化及組織的結構則令人印象深刻,也獲得年輕學者獎。本院鄭慧萱博士也以14-3-3ε upregulation mediates the vascular cytoprotective actions of PPAR-δ and PPAR-γ獲得年輕學者獎。 《文/圖:醫學工程研究組王微黎博士後研究員、院長室提供;編輯中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