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5 期
學術交流 第二屆登革及登革出血熱國際研討會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ngue and 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 此次在泰國普吉島舉行的登革及登革出血熱國際研討會,為繼前次於2000年在泰國清邁舉行後的第二屆會議,參與的各國專家學者十分踴躍。會議Keynote Lectures首先由泰國Suchitra Nimmannitya報告該國登革出血熱的經驗及臨床治療準則的制訂,PDVI(Pediatric Dengue Vaccine Initiative)主任Harold Margolis報導目前進入臨床試驗的登革試驗型疫苗及臨床前登革硏發型疫苗的最新狀況,Scott Halstead報告對登革疫苗發展的看法及其登革試驗型疫苗能共同引發4型病毒免疫保護的挑戰。目前不管是Sanofi的3-dose疫苗或GSK的2-dose疫苗仍面臨引發低中和抗體是否會造成ADE(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的疑慮,但他仍對登革疫苗最近的發展表示欣慰,希望將來藉由疫苗接種來控制登革疾病對人類的威脅。他並強調要達到完全能杜絕病媒蚊傳染及兒童登革出血熱發生,接種登革疫苗人數必須有超過80%的群體免疫力(herd immunity)。會議的Plenary Lectures由Duane Gubler報告登革病媒蚊Aedes aegypti這50年來在亞洲由泰國散佈到印尼及擴展到印度的情形,以及其在中南美洲由1930年到1970年有效控制及由1970年迄今的重新蔓延。法國Felix Rey報告其在硏究登革四型病毒套膜E蛋白結構時,發現其在病毒膜融合區域結構差異性,同時能對四型病毒廣泛中和之cross-neutralizing抗體4E11(Pasteur提供)及5H2(美國NIH賴慶助博士提供)抗體結構的最新發現。澳洲Brian Kay報告病媒蚊控制, Gates Foundation與WHO人士報告其對登革主題的策略方向與主軸。
接著會議依分項主題進行分組口頭報告,包括有Basic Virology、 Immunopathogenesis、 Diagnosis、 Epidemiology & Molecular Evolution、 Clinical Aspects、 Vaccines、 Immune Response、 Genomics & Proteomics、Vector Biology & Vector Control。主要的發現包括普度大學Richard Kuhn教授研究登革病毒顆粒「breathing」的特性,並對病毒蛋白與domain III中和抗體1AID-2(CDC提供)與domain II的中和抗體AbE53(Washington University Mike Diamond教授提供)的分子結合區。UC Berkley的 E Harris研究室利用report replicon發現登革感染與eEF1A、La、DTB、TIA、TIAR、YB1等宿主因子作用,新加坡Mary Ng教授利用yeast two hybrid發現登革病毒NS1與STAT3beta關聯性,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的Clair Huang博士報告登革 E蛋白內heparin sulfate binding cluster的突變對病毒融合力的影響,成大劉校生教授報告對登革病毒造成autophagy的最新發現,中研院林宜玲研究員報告innate immunity與干擾素與登革病毒的關係。
在疫苗分項主題方面,主要由Stephen Thomas報告WRAIR/GSK的四價活毒疫苗在美國、泰國及波多黎哥的臨床試驗結果,Jorge Osorio對DEN-2 PDK-53發展的嵌合四價疫苗目前在臨床前製程及毒性測試結果,Bruno Guy與Jean Lang 對Sanofi Pasteur公司以黃熱病毒發展的嵌合四價疫苗在第二期臨床試驗的結果。最後Sanofi Pasteur2位專家的報告是在最後一天的早上舉行,參加人士卻比前幾天還多並擠滿整個講堂。筆者則在疫苗主題的壁報論文發表對登革活毒疫苗基因穩定性的硏究成果。
《文/圖:清華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吳夙欽教授;計畫名稱:日本腦炎病毒與E蛋白間結合的prM蛋白作用區之功能研究;計畫編號:NHRI-EX97-9534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