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為止血及血栓形成的要角
十九世紀早期,當時世界權威的德國籍病理學家佛考(Rudolf Ludwig Karl Virchow)認為血液裡比血球細胞小很多的一堆扁平斑點物質,是細胞破壞後的殘餘,他這個觀點經過50多年後才被推翻。美國著名醫師奧斯勒(William Osler)、法國的海彥(Hayem)及義大利的畢左季羅(Bizzozero)經由動物實驗的結果,提出血小板為止血及血栓形成的主要細胞,因為在顯微鏡下像一個小盤子,因而取名為血小板。
我在1970年代投入血液學研究,當時世界上對血小板和血栓的嘹解不是很透徹,於是我與指導教授浩克(Jack Hoak)假設血液中可以測量出血小板的凝結,一起鑽研,後來設計了一套「循環中血小板凝集測試法」(circulating platelet aggregate,CPA test),在急性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風病人身上,測量血小板活性,並將成果發表在英國「刺胳針(Lancet)」醫學期刊中。這個被稱為Wu and Hoak method的測量方法傳用了二、三十年,論文至今仍持續被引用。我們也以這個方法測出血小板過多時其凝集功能過高,服用阿斯匹靈後,功能便能恢復正常且急性血栓症狀消失。
提到阿斯匹靈,它的誕生非常有趣,古代希臘和中國原有記載柳樹皮的治療功效,等到18世紀,英國中部一位史東(Rev. Edmund Stone)牧師,以白柳樹皮粉治了50個病人,對於退燒及疼痛相當有效。他寫信給當時英國倫敦皇家學院(Royal Society),史東牧師受邀去演講,並發表在皇家學院報(Proceeding & Royal Society),其中有一段這麼敘述,他說因為白柳樹成長於沼澤地,居住在沼澤地的人較容易得風濕病,他嚐了白柳樹皮粉,覺得味道很苦,他覺的苦藥有效,因而將白柳樹皮粉給風濕病人服用。當時史東並不清楚裡面是什麼物質產生了作用。到了1828年德國巴克納(Johann Buchner)首先將柳樹條分離出了水楊素(salicin);1836年法國皮里亞(Raffaele Piria)以化學反應進一步把水楊素改變成水楊酸(salicylic acid),但是水楊酸仍亦造成胃部不適的副作用。
到了20世紀70年代,血液學專家開始思考阿斯匹靈既然引起血小板功能不振,是否可用於治療血栓疾病。血小板過多的病人,有的會產生急性腦血管或指頭血栓現象。我當時看了幾個這種病人,以我們實驗室所創的方法測出血小板功能過盛,因而給病人服用阿斯匹靈,病人的急性血栓很快就消失。這個臨床研究結果發表在著名的「美國內科學院醫學雜誌(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以後也出現其他報告,結果也相似。這些臨床研究推動了之後大規模的臨床試驗,確定了阿斯匹靈對於心肌梗塞及腦中風之奇效,使阿斯匹靈在西方國家成為大家必用的血栓預防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