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7 期

研究發展
台灣肺癌患者長期存活率之重要預後因子研究
Importa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lung cancer subjects in Taiwan


肺癌高居台灣癌症死因之首已有數年,2002年肺癌的全世界年齡標準化發生率(ASRW,校正世界人口後)分別是男性每10萬人有35.5人與女性每10萬人有12.1人;而男性ASRW最高的地區是中部與東部歐洲及北美,高達每10萬人有60人,女性ASRW最高的地區則是北美為每10萬人有35.6人;ASRW性別比差異最大的則為中部與東部歐洲,男性為女性的7.55倍。影響肺癌存活率的因素很多,包括性別、診斷年齡、組織病理學分類,及治療方式等。

本院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葛應欽研究員之研究團隊分析台灣2002年的資料顯示,男性與女性之肺癌校正年齡後之發生率分別是每10萬人有38.38人與每10萬人有19.62人,男性約是女性的2倍;肺癌盛行率則高居男性第2位、女性第5位。而男性與女性之肺癌之校正年齡後之死亡率分別是每10萬人有37.75人與每10萬人有17.85人,同樣的,男性約是女性的2倍。雖然從發生率與盛行率皆可看出性別差異,然而性別尚未被視為存活率的預測因子而加以分析。葛教授研究團隊利用台灣癌症登記資料(Taiwan Cancer Registry, TCR)並對照地區醫院資料分析肺癌存活率之性別差異。本研究的個案數涵蓋自1987年至1994年共24,910位之肺癌確診病患,資料來自TCR系統並持續追蹤,且與死亡檔相對應;計算患者的確診後存活率時間點為截至2000年12月31日,以主動確認患者的存活狀態加以證實。

有關種族的分類,乃根據患者居住地之人口中超過80%的族群為分類標準,共分為台灣原住民、客家與閩南社區;而組織病理學分類則分為病理學、臨床、影像、診斷;至於治療形式則分為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化學療法、支持照護療法(治療癌症疼痛之嗎啡處方、慢性肺部阻塞之給氧減緩症狀、住院時之抗憂鬱治療)、其他複合療法(免疫治療、內分泌治療、以及傳統中草藥治療)與未知的治療。在肺癌存活率分析,採用的資料為死因歸類於國際疾病分類碼162者,若患者死於其他病因或於收案時間截止時仍存活者,則不列為分析資料。

分析資料顯示,每一項分析因子皆與年齡有很強的相關性;以診斷年齡而言,男性明顯高於女性,但是就比例而言,年輕族群(小於等於59歲)中的女性確診比例遠高於男性確診比例;而患者年齡介於50至59歲、60至69歲以及70歲以上者,皆較年齡小於39歲者有相當高的死亡危險性。以組織病理學分類分析,男性罹患鱗狀上皮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較其他型態之腫瘤為多,女性則為腺癌。在校正診斷年代、診斷年齡、居住地區以及治療方式後,,而與鱗狀上皮細胞癌相較,腺癌、小細胞腫瘤、大細胞腫瘤之預後相當不佳。

在持續追蹤的期間裡,約有將近七成的病患死於肺癌,所觀察到肺癌5年存活率為21.9%,5年相對存活為32.4%,男性患者之存活時間中位數為204.5日,女性則為213.5日。此外,研究還發現,診斷時期是男性肺癌死亡率的一個相當重要的獨立變數;分析居住地區的資料,則可發現台灣原住民男性之死亡率危險性較閩南地區為低。根據衛生署的資料顯示,台灣肺癌患者之5年存活率較其他癌症為低,本次的研究乃利用癌症資料庫且以肺癌死亡為個案研究的截止點,分析肺癌存活與預後因子與性別差異。我們的研究顯示,女性的長期存活率較佳,而平均確診年齡則是男性相對為高;此外,男性診斷為肺癌的風險為女性的1.07倍。比較1987-1990與1991-1994兩個時期的資料顯示,以男性而言,1991-1994較1987-1990的死亡率顯著為高且存活率顯著為低,從存活率下降可以反映出早期發現或治療功效並無改善,值得更進一步的注意。


肺癌的存活率與其被診斷的期別相當有關,而TCR資料裡並無記載期別資料,這也是此研究的限制之一;因此,我們以評估手術成效替代臨床診斷期別,分析資料時,亦將患者資料區分為手術治療與非手術治療二群加以比較,分析結果指出手術治療群之存活率顯著地高於非手術治療群;從組織病理學的型態比較5年存活率,接受手術治療與否,除了小細胞腫瘤患者無差異以外,接受手術治療之其他型態患者其5年存活率明顯高於非手術治療者;手術切除治療明顯底增加大細胞腫瘤患者之5年存活率。

除了上述提及影響肺癌存活的因子之外,抽菸也是一項廣為人知非常明顯地降低存活率之危險因子,然而TCR的抽菸資料直至2007年仍無法獲得,此亦為本研究的限制。男性與女性罹患肺癌的原因大不相同,統計資料顯示,肺癌患者當中,有抽菸史之男性達86%、女性僅9-10%,這也可以解釋男性患者之預後情況不佳的原因。另外,油煙與二手煙對女性肺癌的形成佔了很大的比例。此研究確認性別對肺癌死亡患者而言是一個重要且獨立之預後因子,臨床特徵(診斷年代、診斷年齡、組織病理學分類、治療方式)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研究結果已刊登於BMC Cancer 2008, 8: 324。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整理;審校: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葛應欽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