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2 期
院務紀事 悼念林兆東研究員 In Memory of Dr. Ling Zao-Dung 本院群體健康研究所精神醫學研究組(精神組)研究員林兆東博士於2009年9月21月與世長辭,享年60歲。為紀念這位抗癌鬥士與醫師科學家,謹將其身平與學經歷摘要敘述如下,以表彰其終生為醫學研究的奉獻。
林兆東研究員生長於中國福建省福州的一個高級知識份子家庭,大學時代接受醫學教育的訓練,由於當時政治紛亂,致使他中斷了醫學研究的訓練,但並不影響他對醫學研究的熱誠。他在1983年完成了福建大學醫學系的學業之後,考取醫師資格,並在學校當了2年助教。1985年他遠赴美國追求更進一步的醫學研究夢想,1985-1993年在北美重要的科學研究機構從事博士後研究,包含明尼蘇達大學、華盛頓大學及英屬哥倫比亞大學。1994年起他開始在芝加哥洛許大學工作,1997年起擔任助理教授,2004年起取得終身職副教授。
林博士研究歷程經驗豐富、產出極多、深具創造力。他在腦神經學方面見解獨到,觀點多元,具有臨床醫學及腦神經科學兩方面的專業訓練及經驗,尤其在神經系統失調症上的研究有著獨特且具原創性的貢獻,其主持研究計畫亦建樹良多,經常在基礎及轉譯研究方面提供適時的意見及指導。
1995年起他持續獲得美國各大研究機構的經費補助,包含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及其轄屬的研究單位、國防部、Michael J. Fox基金會及數個製藥公司。他曾經擔任1個美國國家神經疾病及中風研究中心計畫的主持人(該計畫執行至2007年)及6個NIH的計畫之子計畫主持人,同時也從事數個非美國聯邦政府資助的研究計畫。
林博士於2004年來台加入本院研究行列,成為精神組的專任研究員。來台之後,立刻開始重新建立NIH贊助的研究,題目為「以周產期內毒素作為巴金森氏症模型」,此研究是以他2002年發表的獨特模型為基礎,模擬子宮內毒素暴露造成的效應,此效應在出生時雖不明顯卻會於成年後逐漸顯現。這個模型與目前觀察到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及神經發育性疾病,包含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氏症及精神病性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均相符。此研究具有潛在臨床應用價值,許多常見而自然發生的周產期孕婦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陰道細菌增生症、骨盆腔發炎、泌尿道發炎、或其他葛蘭氏陰性細菌的感染都可能誘發腦部相似的反應,並導致個體對特殊疾病的特殊好發性。
林博士在神經元-內膜-膠原蛋白的機轉作用的研究上也有卓越的貢獻,這項研究啟發了一些類似的研究方法,使其也可進一步應用在神經系統失調的疾患,甚至是那些在傳統上認定為精神疾病的疾患,如精神分裂症、躁鬱症等。
林研究員於本院主持之研究計畫如下:
1. 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胚胎基礎
2. 血腦屏障異常與藥物引發的異動症致病機制
3. TLRs受體過早激活的神經精神疾病發病原理
4. 與神經退化疾病相關之神經幹細胞退化及神經發炎之定量分子影像
5. 胚胎期鴉片類毒品以及細菌脂多糖暴露對鴉片類受體以及神經傳導素的長遠影響
林博士在研究領域以外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深受同儕與後輩愛載。他在2009年元月兼任精神組主任,於領導與行政業務協調上亦展現才華,為人友善、真誠,在教學上也付出極大心力,嘉惠眾多莘莘學子。他在團隊中除了個人表現優異之外,並常領導激勵團隊成員發揮潛力,使團隊表現出最優秀的一面。
林研究員於3年前發現罹患癌症,開始他抗癌與治療的歷程。一路走來,鮮有人知他是癌症病患,平日他總是談笑風聲,勤奮工作,未曾懈怠。今天,這一位仁者、智者、和勇者已經遠去,但他的學者風範,將永存我們心中。《文:人事室陳麗秋主任;圖:營繕中心趙亞平》
Copyright (C)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