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9 期
院務紀事 本院林怡玟研究助理榮獲「第二屆疫苗研發及量產國際研討會」優秀壁報論文第三名 Research assistant Yi-Wen Lin wins third place for outstanding poster at 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Vaccine from Research to Product Launch 本院疫苗研發中心(疫苗中心)周彥宏助研究員所指導之林怡玟研究助理參加2010年10月7至8日於本院舉行之「疫苗研發及量產國際研討會(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Vaccine from Research to Product Launch)」,以「Mechanism of Receptor-Mediated Enterovirus 71 Entry」為題參加壁報論文競賽,並榮獲大會評選為優秀壁報論文第3名。
林怡玟的研究主要探討受體引導腸病毒71型進入宿體的機制。腸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屬於小RNA 病毒科(Picronavirade )單股正股RNA病毒,最早於1969至1970年間在美國加州發現,為目前腸病毒群中最晚發現的病毒,其感染性強且致病率高,尤其是神經系統方面的併發症;臨床上出現之症狀包括腦炎(encephalitis)、無菌性腦膜炎(aseptic meningitis)、急性無力肢體麻痺(acute flaccid paralysis)、手足口症(hand - foot - mouth disease)、泡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急性出血性結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肌肉僵直(myoclonic jerk)、頭痛(headache)、發燒(fever)及嘔吐(vomiting)等,其中以手足口症及泡疹性咽峽炎最為常見,嚴重的情況甚至導致死亡,在歐洲、美國、澳大利亞和亞洲皆有兒童死亡的案例。腸病毒的流行與季節、環境有關,且無地域性限制,每年6月至9月為高峰期,可經由呼吸道的飛沫傳染或經由胃腸道的糞便傳染,因此個人衛生與公共及環境衛生皆為防治的重點。
大多數腸道病毒會在靈長類動物細胞複製,利用宿主細胞表面的特定受體可確認宿主範圍和病毒的組織向性,目前研究指出腸病毒71型的細胞受器有2種;1種是人類P -選擇素糖蛋白配體1(human 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稱為PSGL1;另1種是人類清道夫受體 B類(human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member 2),稱為SCARB2,即所謂的溶酶體整合膜蛋白II;此研究利用SCARB2以探究該病毒進入宿體的機制。為了確認SCARB2在腸病毒71型感染的作用,首先,複製SCARB2基因至表現載體,然後轉染至NIH3t3(此為人類SCARB2非表現型細胞株),以建立一個穩定的SCARB2表現細胞株,並完全以此細胞為實驗的標靶細胞,另外以源自於腸病毒71型的2個細胞株RD與vero為控制組;實驗發現,當過度表現SCARB2時,細胞會受到腸病毒71型的感染,SCARB2在NIH3T3-SCARB2細胞的表現程度最高,RD中等而vero則很低;之後的研究發現,當抑制SCARB2的表現時,腸病毒71型結構蛋白與控制組相較降低許多。SCARB2表現與在RD與3T3- SCARB2細胞之腸病毒71型的易感性有關,但與vero細胞無關,因此,vero可能有另一個細胞受器感染腸病毒71型。以上的研究結果皆有易於發展抗腸病毒藥物和疫苗。
以上研究為周彥宏助研究員主持之「建立腸病毒71型之動物感染模式(Establishment of animal model for EV71 infection)」計畫之部分成果,與疫苗中心莊再成主任及謝鐸源研究員之研究室合作共同完成。
參考資料:
1. 防治腸病毒由瞭解 EV71開始。胡雅容
2. Mechanism of receptor-mediated enterovirus 71 entry簡報資料。林怡玟《文:編輯中心陳筱蕾整理;圖/審校:疫苗中心林怡玟/周彥宏助研究員》
Copyright (C)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