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9 期

出版資訊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老年研究所出版「生命末期:臨終關懷與照顧」
US NIH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publishes End of life: Helping with Comfort and Care


生命的盡頭,不論是突然發生,或是逐漸地凋零,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也許是身體孱弱但心智清明,也許是身體硬朗但飽受認知受損之苦,不管情況為何,每個人終究要面對人生落幕的一刻。能夠安祥、和諧、平靜且尊嚴地到生命的盡頭,相信是大家期望的。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老年研究所出版「生命末期:臨終關懷與照顧」,內容介紹臨終的議題以及協助臨終患者與家屬適切的關懷。

臨終照顧指的是給予生命末期患者適切的支援與醫療照護,而非在呼吸終止或心跳停止前的一剎那所提供的照護。以老年人而言,無論生活上或死亡時,常伴隨著不只一種慢性病,照護時間有時候需要很多天、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因此,「生命末期:臨終關懷與照顧」是希望對於死亡議題不熟悉的人能提供關懷與協助,使參與其中的人都能較為釋懷;內容皆是由從業人員與專家協助個人與家庭成員如何熬過難過的時光之實務經驗。在此出版品裡所提到的舒適照護、支援照護與緩和照護所描述的都是個人化照護,此類照護能提供臨終患者直至生命末期最佳的生活品質。

每個人都會歷經生老病死的過程,醫師在每個環節裡都相當重要,也因為如此,當患者或家屬聽到醫師說了類似「恐怕要告訴你們不好的消息,我們已經沒有其他治療方法可以嘗試了,很抱歉!」的敘述後,就會覺得治癒的大門被關閉了;但是,重點在於醫療的支援並沒有終止,而且家屬與朋友的支持和參與也並不會因此而中斷。除了醫療人員是陪伴患者走完人生旅程的重要支柱外,許多地方與許多支援照護,都可以協助老年人安詳、和諧地走完人生的旅程。

當一個人失去至親的時候,很可能會感到悲傷、失落、孤單,甚至憤怒;還有情況是,一直忙於照護者,在被照護者離開的時候,頓時覺得自己無事可做,這樣更加深了照護者的失落感;這些都是正常的反應。悲傷的反應有很多種,而此時更重要的是要學習接受親人離去的事實,因此,別忽略、漠視自己的情緒,而是要接受各種支援,直至自己能夠管理情緒與悲傷。家人與朋友都是最大的精神支柱,因為他們也都同樣感到難過與悲傷,所以,能藉由與家人、朋友分享彼此對過世親人的回憶,是有助於回復情緒的。

此外,安寧照護(善終關懷)除了提供患者生命末期的照護外,也提供家屬很重要的心靈輔導,以協助家屬走出親人離世的哀慟;即使患者生前並未接受安寧照護,家屬仍然可以向安寧照護的治療團隊尋求支援,以度過喪親之痛。此外,可能的話,亦可以諮詢生命事業的工作人員,幫助自己走出陰霾。最重要的是,家屬得好好照顧自己,因為哀慟不僅影響情緒,甚至可能因為喪親的壓力與悲傷而影響身體健康。因此,尋求精神與心靈的輔導外,也要盡量讓自己回復原有的正常作息,包括飲食、運動,並獲得充足的睡眠。

此出版品提供了在面對照護患者臨終時的概述,除了可以協助照護者如何與醫療照護人員配合,也可以因此充實自己的照護知能,讓照護者在情況發生時,有個依循的架構以利決定如何協助患者。當然,最重要的照護方式還是要參考醫護人員的具體建議。出版品的內容包括:提供臨終時的舒適照護、尋找臨終時的照護、臨終時失智的照護、瞭解健康照護的決定、喪親時會發生何事、喪親後需處理的事、尋求支援以利走出悲傷等;有興趣的讀者請至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下載全文參考。

參考資料:
1. 陳如意,緩和醫療與安寧住院療護簡介
2. 黃勝堅,生死謎藏:善終,和大家想的不一樣;台北:大塊文化;2010。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編譯;圖:出版品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