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永久性聽力喪失大部分在2歲時診斷出,而現今美國新生兒在出院前會接受聽力篩選,當確實診斷出聽力損失後,這些孩童在出生後數月便開始配戴助聽器。但有些孩童卻是後天的因素,如頭部受傷或腦膜炎而導致聽力喪失。美國Boys Town National Research 醫院Mary Pat Moeller博士指出人類依靠聽力來汲取新觀念及學習新詞彙。吵鬧的教室對有聽力障礙的孩童而言相當吃力,也往往因聽不清楚而未執行老師所交待的事項,而被誤以為患有注意力缺失症。此外,孩童藉由聽力來聆聽對話和與人交談以發展語言能力,Moeller博士研究團隊正研究患有聽力障礙的孩童如何發展其語言能力。初步結果顯示,助聽器的品質、接受語言治療的頻率及父母與孩童的對話次數都能幫助這群孩童的語言發展。
另外,大約7%的學前兒童患有特定型語言障礙(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這群孩童在學習新詞彙及與人對話上有困難、說出語法錯誤的句子、缺乏詞彙及無法瞭解複雜的語句。Kansas大學Mable Rice博士認為這些障礙對孩童在與老師的溝通上、上課時的理解力及與同儕間的社交關係有很大的影響。例如當聽到「現在該把東西拿開了(it’s time to put your things away now)」這句話時,有特定型語言障礙的孩童可能無法理解此句話與「把東西拿開(put your things away)」是同樣意思;在社交上,使用較複雜語法,更容易受玩伴歡迎,例如:「我希望你能過來陪我玩(I would like it if you’d come play with me)」優於「過來(come over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