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0 期

研究發展
克雷伯氏肺炎桿菌肝膿瘍:新侵襲性症狀
Klebsiella pneumoniae liver abscess: a new invasive syndrome


克雷伯氏肺炎桿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KP)為人類院內感染之病原體,大多數社區感染的病例症狀為肺炎或尿路感染。過去20年間此種獨特的侵入性症候群所引起的肝膿瘍,在亞洲的通報病例愈來愈多,此症狀乃為新興的全球性疾病。

本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蕭樑基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長期與三軍總醫院、台北榮民總醫院等單位合作,共同回顧並總結此侵入性疾病在微生物方面之臨床表現與管理,此論文已發表於今年11月的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在這篇綜述中,詳述了KP引起肝膿瘍的流行病學與危險因子、毒性因子、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等。

過去醫學教科書提出細菌性肝膿瘍一般是多種細菌混合感染,台灣是首個觀察到與西方醫學教科書所提出不一樣的地方;之前皆認為此疾病由KP單一細菌所引起,直到1998年該研究團隊發現在病人分離出來的KP外殼蛋白型(serotype K1與K2)盛行率與國外發現之分型不同,國外serotype K1很小。蕭樑基研究員等人已於2002年發表了有關KP肝膿瘍的重要發現(Gut 2002;50:420-424),該研究指出K1與K2是導致肝膿瘍的重要細菌因子;之後亦發現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是導致細菌性肝膿瘍另一個原因,因此致力於研究不同的治療方法。

糖尿病與K1、K2不僅容易發展為肝膿瘍,患者也很容易因細菌轉移而引起其他併發症,包括:菌血症、腦膜炎、眼內炎、壞死性筋膜炎。對於具此種侵入性症狀的患者而言,適當地抗菌藥物治療並結合經皮肝膿腫引流,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機會。而高毒性菌株的快速檢測,有助於及早診斷及治療,以減少發生後遺症並改善臨床結果。

此種侵入性症狀似乎已擴散至亞洲以外的國家。同時患有菌血症與肝膿瘍的患者感染KP後的黏絲試驗(string test)結果為陽性(如下圖所示),此可視為判定的第一個臨床線索。重要的是,快速診斷後給予適當地治療,能改善患者的預後並預防細菌移轉的併發症。未來的研究目標應找出何以亞洲人(尤其是台灣人)特別容易出現此種疾病,並確定腸道定植感染的機制,以及探討在北美與歐洲的K1與K2檢測。未來亟需進一步研究的是確定這些高毒力KP的來源。























圖:克雷伯氏肺炎桿菌K1與K2莢膜血清型菌株之黏絲試驗(string test)與普通膠囊共同表達的野生型K. pneumoniae之黏絲試驗為陽性。而缺少極端黏液樣表型突變、囊聚合酶基因突變(Δwzy)、包膜糖基轉移酶基因突變(ΔrfbP)、黏液型A基因突變體(ΔrmpA)等之黏絲試驗為陰性。Δ=刪除部分。

此研究期間亦有許多研究人員也提出不同的危險因子,但所有因子最後還是與外殼蛋白型相關,且最近幾年KP肝膿瘍陸續在國外發現。由於KP在亞洲更是細菌性肝膿瘍的主要原因,所以該研究團隊決定綜合所有國內外之大型研究及相關結果,重新定義此疾病並闡釋緣由,從臨床或細菌如何界定、提出建議治療及預防併發症之處理,以利醫師在診斷與治療時之依據。此論文已刊登於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012;12(11):881–887。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整理;審校: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蕭樑基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