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2 期

人事動態
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廖本揚助研究員升等為副研究員
Dr. Ben-Yang Liao of the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Health Sciences has been promoted to Associate Investigator


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研究組廖本揚博士自2013年1月1日起升等為專任副研究員。

廖博士為台灣師範大學生物學學士,台灣大學動物學碩士。2008年取得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生態與演化生物學博士學位,同年擔任本院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研究組專任助研究員。

遺傳操作技術(例如基因剔除)是當代瞭解基因功能的一個重要及直接的方法,然而,基於倫理道德的考量,此類技術只能直接應用在非人類之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s)上,再間接把研究所得的知識應用在人類分子遺傳、疾病及公共衛生等課題。模式生物在生物醫學的應用,是基於人類與模式生物間在型態、生理或行為上具備有高度相似性的假設。然而,不少研究卻顯示人類和模式生物對給藥及遺傳操作的反應不盡相同。儘管這些零星的發現對生物醫學的基礎研究有重大意義,過去卻很少人重視。到目前為止,人類與被廣泛使用的模式生物間(例如小家鼠或果蠅等)到底在系統層次上有多少差別,造成這些差別的原因為何,尚缺乏一個量化的估計及成因之瞭解。廖博士在過去任職期間,其研究主軸之一在利用演化學及生物資訊學方法解決上述問題,相關論文主要發表於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USA等期刊。

另外,廖博士也利用生物資訊方法進行遺傳及演化模型的驗證及模型背後分子機制之探討,過去探索的議題包含基因重複(gene duplication)、蛋白質序列演化、轉錄體決定因子、基因調控及共同調控之演化、蛋白質交互作用之生物意義等。此類別之相關論文見於Trends in Genetic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USA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Nucleic Acids ResearchBMC Evolutionary BiologyBMC Systems BiologyPLoS ONE等國際期刊。除上述研究,廖博士團隊也開發在後基因體時代可供生醫或基因體研究人員使用之生物資訊分析工具,以進行大規模基因功能的檢測及分析,相關資訊服務自2010年陸續發表於期刊Bioinformatics後,提供給全球生物學研究人員使用。

廖博士在助研究員期間於國際知名期刊發表14篇論文,其中5篇為第一作者,9篇為通訊作者(同時為第一作者之論文為4篇)。
《文/圖:編輯中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