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6 期
健康知識 WHO五大食品安全要點
WHO: 5 keys to safer food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每年有百萬人感染食因性疾病,其中有幾千人更因而死亡;然而透過正確的食物製備可預防此食因性疾病。WHO為此特別提出5點重要健康訊息教導全球基本的食品衛生安全知識,旨在能有效地預防。此5點食品安全要點於2001年推行,目前該5項要點已翻譯成84種語言,同時一百多個國家中作為訓練餐廳廚工、學校廚工、醫院廚工、小販等任何處理食物人員之教育依據。
WHO之5大食品要點為:- 保持清潔
多數的微生物不會造成疾病,但泥土、水、動物及人身上存在許多微生物,可經由我們的手、抹布及器具(特別是砧板)汙染食物而造成食因性疾病。- 處理食物前先用肥皂洗手
- 如廁完畢請務必用肥皂洗手
- 清洗並消毒處理食物之器具表面及設備
- 避免廚房及食物接觸到昆蟲、害蟲及其他動物
- 生食與熟食要分離
微生物會存在於生的肉類、家禽及海鮮食品之汁液中,且可能在製備及儲存食物過程中汙染其他食物。- 生的肉、家禽或海鮮要與其他食物分離
- 使用專用之刀具及砧板處理生食
- 使用器皿儲存食物避免生食與熟食接觸
- 食物要煮熟
研究顯示烹調溫度達到70℃有助於確保安全食用。- 確保肉類、家禽、蛋類及海鮮類徹底煮熟
- 湯類或燉類食物要煮沸以確保溫度達到70℃。避免出現血水,建議可使用溫度計
- 二度加熱食物要徹底
- 避免過度烹飪而產生有毒物質
- 食物保持在安全溫度
微生物可快速於室溫中繁殖。保持溫度介於5℃以下或60℃以上可減緩或停止微生物生長。有些微生物仍能生長於5℃以下,因此要注意: - 避免擱置熟食於室溫下超過2小時
- 熟食及容易腐壞的食物應冷藏於5℃以下
- 熟食在食用前應保持溫度於60℃以上
- 勿儲存食物於冰箱中過久
- 勿在室溫下解凍食物
- 使用安全的水源及食材
原料如水或冰可能被微生物或化學物質汙染,而受損或發霉之食物中則可能形成有毒化學物質。慎選原料及食材,同時採取簡單措施,如清洗及削皮,可減少汙染風險。- 使用安全的水或經過處理的水
- 挑選新鮮及健康的食物
- 選擇經衛生安全加工處理後的食物,如殺菌牛乳(pasteurized milk)
- 生食的蔬菜水果務必清洗乾淨
- 不吃過期的食物
參考資料:- Prevention of foodborne disease: Five keys to safer food.
- Five keys to safer food.
《文:編輯中心張喬菀編譯;圖:WHO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