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1 期
出版資訊 世界衛生組織出版「母親與新生兒的產後照護建議」報告
WHO publishes WHO recommendations on postnatal care of the mother and newborn 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出版「母親與新生兒的產後照護建議」報告。分娩後數日與數週的產褥期是母親和新生兒生命的關鍵階段,許多產婦與新生兒在這個時期死亡;然而,這時期很容易忽略提供優質的照護服務。WHO曾於1998年與2004年分別出版「母親和新生兒產後照護:實用指南」與「懷孕、分娩、產後和新生兒保健:基本實踐指南」,配合WHO指引發展手冊,以當前最佳的實證資料更新文件,並於2014年初出版。
此份報告主要是針對在資源有限的中低收入國家中之母親與新生兒的產後照護,產婦的發病率(包括出血、感染、貧血和憂鬱症)為孕產婦重要的健康狀況;而新生兒關鍵的健康問題則為死亡率和發病率,其他重要的健康狀況為生長、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哺乳的情形。因此此份報告提出了一些建議,並將每5年根據最新的資料與證據更新。以下為產後照護的幾項建議:
建議1:分娩後離開照護機構的時間
照護機構應該提供分娩後健康的母親與新生兒至少24小時的照護。
建議2:分娩後的接觸照護次數與時間
如果在照護機構分娩,母親與新生兒應該在分娩後24小時內受到照護。
若在家生產,則應盡可能於24小時內有首次的接觸照護。
對母親和新生兒,至少還要有其他3次的接觸照護,分別是第3天(48-72小時)、產後的第7至14天、產後6週。
建議3:產後護理家訪
建議家訪時間在母親分娩後1週內。
建議4:寶寶的評估
每一次產後照護時,要特別留意新生兒是否出現以下任何徵兆,若有,則應進一步觀察與評估:無法順利進食、抽搐的情形、呼吸急促(呼吸頻率每分鐘高於60次)、嚴重的胸部凹陷、不自主抽動、發熱(體溫高於37.5℃)、低體溫(體溫低於35.5℃)、出生24小時內出現黃疸、其他月齡在手掌或腳掌出現黃疸。
若新生兒出現上述任何徵兆,則家人應及早尋求醫療照護。
建議5:哺育母乳
新生兒自出生至6個月盡可能哺餵母乳,媽媽們也盡可能藉由每次的產後照護獲得諮詢與支援。
建議6:臍帶護理
若處於新生兒死亡率高(每千名新生兒有30名死亡者即為新生兒高死亡率)的環境且在家分娩者,則建議在分娩後的第1週內每日以消毒藥水擦拭臍帶殘端。
而在低新生兒死亡率的地區,無論在醫療照護機構或在家分娩,則建議提供新生兒清潔且乾燥的臍帶護理。
建議7:新生兒的其他產後護理
建議在寶寶出生後24小時再洗澡,若是因為文化因素無法延遲這麼久,也盡可能在出生6小時後再洗澡。
注意保暖並戴帽子。
建議讓母親與寶寶在同個房間,不用分開。
鼓勵與新生兒溝通與互動。
依照WHO的指南建議施打疫苗。
應立即判定早產兒與過輕的新生兒並提供特殊照護。
建議8:母親的評估
分娩後的24小時
建議定期評估剛分娩後的產婦:陰道出血現象、子宮收縮現象、恥骨到子宮頂的高度、體溫與脈搏數。
盡可能在分娩後立即量血壓,若屬正常,則應在6小時內測量第2次。
記錄解尿情形。
分娩24小時後
之後的產後接觸應持續評估與觀察產婦:解尿頻率與尿失禁情形、排便功能、會陰傷口癒合情形、頭痛、無力、背痛、會陰部疼痛、乳房疼痛、子宮壓縮及惡露等。
每次的產後接觸都應該觀察與評估母乳哺育狀況。
應在每次產後接觸時,注意產婦的情緒、詢問家庭與社會支持狀況、瞭解產婦應對日常事務的方法等。建議產婦的家人與朋友共同注意產婦的健康情形,心情、情緒與行為等是否有任何改變。
分娩後的10至14天,觀察產婦是否有短暫的產後憂鬱情形,若症狀沒有緩解,則應該持續地觀察並評估。
觀察產婦是否有家庭暴力的風險與症狀。
告知產婦可諮詢與管理的管道與資訊。
建議9:諮詢
應提供產婦有關產後生理恢復、常見健康問題、專業健康諮詢等,特別是:
產後出血的徵兆與症狀:突然且大量出血或持續增加出血、缺氧、頭暈、心悸/心跳過快。
先兆子癇(妊娠毒血症)/子癇的徵兆與症狀:頭痛且隨單一或多重視力障礙、噁心、嘔吐、上腹或下肋部疼痛、乏力、驚厥(分娩後的最初幾日)。
感染的徵兆與症狀:發燒、顫抖、腹痛以及/或惡露。
血栓栓塞的徵兆與症狀:單側小腿疼痛、發紅或小腿腫脹、呼吸短促或胸痛。
提供產婦營養諮詢。
提供有關衛生(特別是洗手)的諮詢。
提供生育間隔與計畫生育的諮詢,討論並及時提供避孕方法。
提供安全性行為的諮詢。
在瘧疾盛行地區,母親與新生兒應睡在浸泡過殺蟲劑的蚊帳內。
鼓勵產婦產後適當地運動,除了多休息以外,也建議產婦做一些溫和的運動。
建議10:鐵和葉酸補充劑
應提供至少3個月的鐵和葉酸補充劑。
建議11: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建議提供分娩(經陰道生產)以及有第3或第4度會陰裂傷的產婦使用抗生素,以預防傷口併發症。
建議12:心理支持
對於易產後憂鬱的產婦,建議由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給予心理支持。
讓產婦在住院期間能有衛生專業人員與之討論分娩歷程。
若母親不幸失去新生兒,建議能給予更多的支持治療。
完整的報告請參考WHO網頁。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整理;圖:出版品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