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4 期

研究發展
比較北臺灣地區不同家庭互動型態之兒童自陳的憂鬱症狀
Comparison of children's self-report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different family interaction types in northern Taiwan


這項調查係由國衛院衛生政策研發中心、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及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作完成,結果發表於BMC Public Health 2007, 7 : 116 doi:10.1186/1471-2458-7-116,電子檔可由 www.biomedcentral.com/1471-2458/7/116取得。

前述研究之目的在瞭解學童於家裡與父母互動的情形,並進一步比較生活於不同互動型態之家庭內的學童,其自陳憂鬱症狀是否有顯著差異。

研究背景:
根據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導,全世界憂鬱症的盛行率為3%。另預估2020年時,憂鬱症將次於心血管疾病,成為引發人類失能的第二大原因;其所造成之疾病整體負擔,也將成為所有疾病的第二位。因此,有學者將憂鬱症、癌症和愛滋病,並列為二十一世紀之三大疾病。憂鬱症患者除有酗酒、抽菸問題外,還常伴隨著有高血壓、高膽固醇、關節炎以及氣喘等健康困擾。

1999年臺灣青少年身心健康調查,針對12-18歲共3,487位研究樣本收集資料及分析後發現,這些青少年面臨生活壓力事件時,有30.5%的人出現憂鬱症狀。Stein等人的研究指出,家庭會影響兒童的健康,例如父母對子女的照護及管教方式,被證實與兒童出現憂鬱症狀有關。由此可見,及早發現有憂鬱症傾向的兒童並給予協助,是公共衛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議題。

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次級資料分析,所分析的資料取自國衛院衛生政策研發中心的專案計畫 ─ Child and Adolescent Behaviors in Long-term Evolution,簡稱CABLE計畫。

前述計畫為2001年起執行的長期追蹤世代研究,是以當年就讀台北市和新竹縣國小一、四年級的學童為研究樣本。為瞭解這些學生的家庭,在親子互動上可分成幾種類型,利用SPSS統計軟體進行因素分析和群集分析。此外,另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學童自陳之憂鬱症狀是否會因為家庭互動類型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分析的樣本為2003年就讀國小六年級的學童,總計2,449人,其中男生佔51.2%,女生佔48.8%。

憂鬱症狀量表是CABLE計畫研究群設計,主要是參考Kovac’s的CDI量表和Faulsich等人的CES-DC量表。施測時,請學童自陳其過去兩星期是否出現過以下情況:看到喜歡吃的東西也不想吃、覺得很難過或心情不好、沒有特別原因就想哭、覺得做事情好辛苦、覺得很害怕、睡覺睡不好、或甚麼事都不想做。計算憂鬱症狀之分數,是加總學童針對七種情況回答的結果,範圍介於7~21分,分數愈高表示有憂鬱症傾向的程度愈高。

結果
表一顯示,2003年就讀國小六年級之學童樣本,自陳曾有前述憂鬱症狀中任何一項者之比率,介於15.7%至63.6%之間。差異檢定結果顯示,女生自陳「覺得很難過或心情不好」、「沒有特別原因就想哭」、「做事情覺得好辛苦」或「覺得很害怕」的比率,顯著高於男生。

表二是針對家庭互動情形,以每種「互動方式」為分析單位,採因素分析的結果。簡言之,學童樣本與父母互動的方式可歸納成五種不同類型,亦即「支持活動」型、「心理控制」型、「管理訓練」型、「行為監督」型、「家庭衝突」型。

表三是根據前述家庭互動類型,以每位「學童」為分析單位,採集群分析後的結果。學童因為生活在互動型態相近的家庭而形成的群組有四,亦即監督組、管訓組、教養組和衝突組。比較這些生活在不同互動型態之家庭中的四組學童,發現他們自陳的憂鬱症狀得分,以管教組最高,衝突組次之,監督組再次之,而教養組得分最低。此結果顯示,父母與子女的互動方式,能採取正向的支持、鼓勵、安慰及關懷者,其子女出現憂鬱症狀的機率顯著較低。

結論
兒童與父母之間的互動方式可歸納成五種:「支持活動」型、「心理控制」型、「管理訓練」型、「行為監督」型、「家庭衝突」型。兒童因為生活在不同互動類型的家庭中,而可以分成以下四個群組:監督組、管訓組、教養組和衝突組。本研究發現,屬於管教組、衝突組和監督組的兒童,出現憂鬱症狀的機會顯著高於教養組的兒童,所以建議為人父母者,在家中應採取正向的方式多與子女互動。
《文:衛生政策研發中心李蘭博士;圖:編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