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9 期

研究發展
探討因慢性腎臟性疾病而死亡的重要性-根據台灣462,293人之大型前瞻性世代研究結果
All-cause mortality attributable to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ased on 462,293 adults in Taiwan


國衛院溫啟邦研究員近期針對近50萬人的大型前瞻性世代研究發現,台灣罹患慢性腎臟性疾病(CKD, Chronic Kidney Disease)的患者高達12%,平均每8個成年人就有1人罹患此症,推估全國約有200多萬患者,但是知道自己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人只有3.5%,也就是說每25人才只有一人被告知,大部分的患者都是要到快洗腎時才知道自己罹病。本研究同時推估台灣死亡人口中10.3%可歸因於此問題,也就是每10名台灣人就會有1人的死因可歸因於慢性腎臟性疾病。最令人擔心的是社經地位較弱勢之族群,更容易患慢性腎臟性疾病,加倍於一般人,其死亡數也加倍高,這些人近半會早夭,死於65歲以前。

近兩百年歷史的歐洲權威醫學雜誌「The Lancet」(台灣媒體翻譯成「刺胳針」,中國發行有「柳葉刀」中文版)於今年6月28日之第371卷,刊出由溫啟邦研究室發表的「探討因慢性腎臟性疾病而死亡的重要性-根據台灣462,293人之大型前瞻性世代研究結果」研究論文,針對美兆健康管理機構提供20歲以上約50萬人(百萬人次)之健檢資料進行分析,由於樣本數夠大,依五歲一階之年齡及國中、高中、五專及大學教育四層級之分布,推估全台灣慢性腎臟性疾病的人數及其危險性。

The Lancet為慎重其事,首先以「慢性腎臟性疾病──不被注意的、常見的、增加中的、致命的」呼籲,發出新聞稿,強調慢性腎臟病正在全球沉默安靜地流行中,多家國際媒體也呼應刊載相關報導,包括美國華盛頓郵報以「世界各地都在增加中的慢性腎臟性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Growing Globally)為標題,報導介紹本文,認為亞洲人也不例外;路透社引述位於台灣竹南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成果,以「慢性腎臟性疾病為常見的提早死亡的死因」(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common cause of premature deaths)為標題,強調CKD是在全球可預防死亡的危險因子中名列前茅者,希望所有人都能重視CKD,注重預防,減少洗腎人口。國內各大報也都有報導,包括中國時報標題「200萬慢性腎臟病患,僅3.5%知情」、「低社經罹病高,早治療八成康復」,蘋果日報標題「慢性腎臟病盛行,每8人1罹病」、「遠離慢性腎臟病應注意事項」,自由時報標題「一成死亡人口與慢性腎臟病有關」,民生報標題「中草藥和腎臟病有關嗎?」 。

在同一期The Lancet雜誌也以「慢性腎臟性疾病在亞洲」為題,由亞洲腎臟權威執筆,評論本文之意涵及特點,喚起讀者之注意。同時也發出警訊認為慢性腎臟病性疾病及洗腎在亞洲各國將因人口老化而會持續增加。台灣目前洗腎人口約5至6萬人,台灣的洗腎之多領先全球,比日本及美國高,也是歐洲國家的2至4倍。洗腎費用的健保支出,已超過治療所有癌症的費用,雖然癌症患者人數遠多於洗腎人數。

本研究利用參加健檢者的族群,經調整年齡及社經地位來推估慢性腎臟性疾病盛行率。慢性腎臟性疾病依嚴重性共分五期,末期需要洗腎。本研究發現,非常少量的蛋白尿,就會顯著增加死亡危險性,而GFR小於60,也就是進入第三期時就表示腎功能降低,腎功能指數愈低,死亡危險性愈高。推估台灣有慢性腎臟性疾病的人數達200萬,若沒有及早治療或控制,腎功能會漸漸惡化而需要洗腎。然而一般人對本疾病不甚了解,大部分的患者都是要到快洗腎時才知道自己罹病,大約四成的慢性腎病患者是在65歲以前死亡,死因是心血管疾病,而慢性腎病會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本研究同時發現,有高血壓、糖尿病、吸菸或肥胖者,特別容易有慢性腎臟性疾病,而65歲以上老人幾乎每3人就有1人是這種病人,低社經地位的弱勢族群則每5人就有1人罹患此病症,比高社經地位者多2.5倍。此外經常使用中藥者,罹患慢性腎臟性疾病的風險也增多20%,而長期服用止痛藥者(如普拿疼)都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群。

為了減少台灣洗腎人口,要從慢性腎臟性疾病的「1.認識 2.檢查 3.預防 4.治療」四個方面來同時進行。其中最重要的是以血液及尿液檢驗進行早期偵測,除了要驗有無尿蛋白,並建議化驗室在報告血中肌肝酸(creatinine)時,同時試算腎絲球過濾率(GFR,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以作為早期診斷之依據。

慢性腎臟性疾病是可以早期預防的,溫研究員呼籲應從改變不健康的生活行為來做起,如以運動、戒菸、減肥,來減少高血壓及高血糖,若有高血壓、糖尿病或是有高血壓前期或糖尿病前期,也都要改變生活習慣或借助藥物來降低血壓血糖。
《文:衛生政策研發中心溫啟邦博士/秘書室賴瑨萱;圖:溫啟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