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5 期

健康知識
「血液與生命」(一)
Blood and Life (Part 1)


本院伍焜玉院長於2009年3月11日下午受邀擔任交通大學通識教育講座,以「血液與生命」為題,以下為精采內容摘要。

「血」的文化意涵
自古以來,「血」(Blood)這個字,無論東方、西方都有不同層面的文化意涵。其負面意涵例如:「血淋淋」、「血流成河」、「含血噴人」、「冷血動物」、「吸血鬼」等。其正面義函則象徵熱情與正義的一面,例如「滿腔熱血」,「血氣方剛」、「歃血為盟」等。此外,「血」也具有種族繁衍的意涵,例如「血統」、「血濃於水」之類,不一而足。

「血」的科學意涵 -- 從「靈魂的明鏡」開始
古老時代,哲學與科學合而為一,古希臘聖哲亞里斯多德說過:「心臟是靈魂的殿堂,血是靈魂的明鏡」。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沒有心臟就沒有活的軀體,自然靈魂無所依附。從一滴血便能夠知道一個人健不健康,把血視為靈魂的明鏡,倒也不為過。

西元前2500年代,埃及有所謂放血治病之說,到了18世紀工業化的美國仍然存在放血治病的民俗療法,最有名的莫過於獨立宣言起草人中唯一的醫生Dr. Rush,他在賓州開了一家醫院,主張放血治病,但這個主張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仍是無稽之談。

大約西元前400年,現在被尊稱為「醫學之父」的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曾說:「血是健康及疾病重要元素之一」,源於他提倡身體健康乃由血、痰、黑膽汁、黃膽汁這4個基本元素的平衡來維持,當4個元素發生不平衡時,便容易生病,這些民俗哲理亦缺乏現代科學根據。

十三世紀,因解剖學的興起,血液循環受到注意。埃及大師Ibn al-Nafis於13世紀中發現血液循環經過肺部,撰寫報告,但在當時並未受到重視。十五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解剖學隨著藝術而振興,畫家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很詳細地描述人體肌肉之解剖,成為解剖學先驅,義大利也因而成為醫學及解剖學的先進國家。17世紀初,英國倫敦St. Bartholomew醫院的醫生哈維(William Harvey)到義大利留學,完成了血液循環研究,把整個人體循環詳盡發表,其研究成為經典之作,William Harvey醫生因此被尊稱為「血液循環之父」。

直到17世紀中葉之後,義大利解剖學大師馬爾畢奇(Marcello Malpighi)更進一步發現了微血管系統。當時認為人體從肺部吸進氧氣,經由動脈、心臟送到全身各個組織、器官,在微血管系統交換氧氣、養分與廢物,然後再將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送到肺部呼出。循環系統是完全封閉的(圖一),受到身體有效率的控制。此循環系統相當符合現代科學,但他尚未能解釋的是微血管系統如何交換氧氣等物質。

顯微鏡發明V.S血液學發展
十七世紀顯微鏡的發明對血液學發展非常重要,也進一步帶動了現代醫學的發展。英國的胡克(Robert Hooke)和荷蘭的雷汶胡克(Anton Van Leeuwenhoek)發現顯微鏡,胡克利用顯微鏡觀察軟木,將看到的孔洞稱為cell,是現代生物學「細胞」的起源。1674年,雷汶胡克同樣經由顯微鏡發現了細菌的存在,並嘗試將他看到的紅血球形狀描述出來。1685年,荷蘭博物學家史瓦姆丹(Jan Swammerdam)第一個發現紅血球(red blood cell或是erythrocytes)。顯微鏡下的紅血球長得有點像類似甜甜圈,較扁平,向內凹陷,有助於攜帶最大限度的氧氣(圖二)。

紅血球之所以呈現紅色,是因其球體內含有大量的血紅素。血紅素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分子,除了蛋白質外亦含有鐵質。隨著紅血球的收縮及放鬆,血中之氧氣黏合在鐵質上,經由血液循環進入微血管,把氧氣放入組織細胞,並將細胞放出之二氧化碳黏住,經由血液循環到肺部,放出二氧化碳,帶進氧氣(圖三)。





氧氣如何在微血管離開血紅素進入組織中的細胞,此機制相當複雜,至今還沒完全了解,因此是研究的好題目。血紅素對一氧化碳結合的活性高於對氧氣的活性,所以社會上常見瓦斯中毒或是車內引入汽車廢氣自殺,及血紅素鍵結一氧化碳,排擠了氧氣,造成缺氧死亡的結果。

十七世紀中葉開始研究輸血
紅血球出問題將產生致命的危險,比如紅血球數目太少會導致貧血,攜氧功能弱化,則會引起全身缺氧,首當其衝的是腦部,一旦腦部在10分鐘內處於缺氧狀態,人會休克、全身衰竭,最後死亡。遇到意外受傷時身體常會流血過多,引起疾病,最後可能帶來死亡。為了避免失血或是於治療時提供血液,17世紀中葉便開始研究輸血的方法。

英國一位極為知名的建築師瑞恩(Christopher Wren),曾建造過倫敦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他在1657年設計了一款供動物輸血用的儀器,幾年後羅爾(Richard Lower)用這儀器進行動物實驗獲得成功。但不久,法國醫生丹尼斯(Jean-Baptiste Denis)用小牛血輸入人體,救活不少病人,不幸也醫死病人,因而震驚歐洲,法國、英國和義大利在1670年禁止以動物血液輸入人體。

歐美於19世紀初恢復對輸血的研究:英國人布朗迪爾(James Blundell)首先嘗試人體輸血;1900年奧地利籍學者蘭氏坦納(Karl Landsteiner)從血液裡鑑別出A、B、O血型,因此獲得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1907年美國醫學科學家海克頓(Ludvig Hektoen)提出了輸血前進行血型比對的主張和方法;蘭氏坦納與海克頓兩人的研究,促進了人體輸血的成功。

隨後美國在1915年由路易森(Richard Lewisohn)發展出血液保存技術,軍醫羅伯森(Oswald Robertson)於1917年建立了軍隊輸血系統,1937年並在芝加哥闢建了全世界第一個血液銀行(blood bank),不僅降低了二次大戰期間士兵的死亡率,更奠定了今日輸血醫療的發達。

其後,血球與血漿分離技術的發明,讓醫生可以不用全血輸入,視實際需要給血漿或是血球。另外,針對血液安全性的鑑定技術,如C肝、愛滋病毒等等,大大地阻絕了疾病透過輸血擴散傳染的機會。

白血球–打擊部隊
如果說紅血球是補給部隊,那麼白血球就是打擊部隊。顯微鏡下的白血球有光禿禿的顆粒狀,也有長滿絨毛的模樣,是一種無色、有1至多個細胞核的細胞,專門對付外來的病原體(圖四)。

白血球有3種類型:顆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圖五);顆粒細胞針對細菌類予以打擊,有些會直接吞噬細菌,還可在依其細胞內顆粒性質的不同細分為嗜中性、嗜酸性、嗜鹼性;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同樣都是免疫系統調節的要角。







血液在身體封閉的血管組織間流動,確保循環正常,一旦發生破損導致血液不斷外流,止血功能(hemostasis)就會被活化起來避免災難繼續擴大。止血功能包含一連串複雜的生化過程,參與血液中的角色有血小板(platelet)及一系列的血液凝結因子(coagulation factors),凝結因子中以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之數量最多。

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在19世紀早期便由血液分離出來,但其功能到20世紀中期才開始被了解。血小板的發現則相當晚,因為它很小而且形狀不像一般的細胞。

圖片出處:
圖一:http://www.cancerhelp.org.uk/help/defualt.asp?page=16
圖二:Courtesy of Dr. Marion J. Barnhart
圖四:http://en/wikipedia/org/wiki/White_blood_cell
《文/圖:伍焜玉院長於交通大學通識教育講座演講;本演講原作載於中央研究院知識饗宴系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