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1 期

研究發展
台灣山區與城市學校學童嚼食檳榔之行為研究
School-level contextu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betel quid chewing among schoolchildren in Taiwan


檳榔是繼咖啡、香菸與酒,世界上排名第4最常被使用的對心理或精神上有顯著影響的物質。在東亞、南亞一些國家以及非洲、歐洲與北美洲的移民社區裡,嚼食檳榔子/塊是相當普遍的,預估大約有6億人口(佔世界人口約10%至20%)有嚼食檳榔的習慣。有關嚼食檳榔的風險,台灣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其與口咽癌、口腔黏膜病變、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白斑病、各種癌症,以及早產兒有關。在台灣,民眾所嚼食的檳榔是不添加菸草的「檳榔塊」,它包括荖藤(piper betel)、檳榔子(betel nut)、石灰以及其他添加物;檳榔塊(betel quid)的嚼食方式包括:荖花檳榔塊(剖開新鮮的檳榔子後,夾入荖花、石灰與一些香料)、荖葉檳榔塊(以白灰塗抹於荖葉葉面並包覆整顆新鮮的檳榔子)與荖藤檳榔塊(剖開新鮮的檳榔子後,塗抹白灰再夾入切塊的荖藤。台灣南部的原住民大多嚼食此類)。

探討嚼食檳榔的危險因子,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除了個人的行為特質之外,還有種族與地理環境。例如,較為偏遠的東部地區,嚼食檳榔的比例(24.0%)遠高於首善之區台北市(9.3%);同樣地,鄉村地區嚼食檳榔的盛行率亦遠較城市為高。有研究比較不同地區之青少年曾經與現在嚼食檳榔的盛行率,結果發現嚼食檳榔的盛行率會因一個地區的都市化程度而有所不同:鄉村地區為11.0%與7.6%、城鎮為4.9%與4.3%、城市為2.2%與0.8%。

近年來儘管政府相關單位不斷對大眾宣導嚼食檳榔會引發口腔癌等危害,然而,檳榔的消費量仍然逐年上升,18歲(含)以上嚼食檳榔的人口達8.5%(大約200萬人)。雖然在台灣合法可以購買菸、酒的年齡是18歲,但是對於購買檳榔的年紀卻沒有限制。一份2003年的研究報告指出,有26.9%曾嚼食檳榔與22.3%現在仍在嚼食檳榔的青春期學生表示,第一次嚼食檳榔是在國小時期,顯示預防青少年族群嚼食檳榔實乃公共衛生的重要課題之一。

因學校環境被認為是青少年危險行為的一項重要的社會學習場域,預防青少年族群嚼食檳榔,最需從改善學校環境做起。根據「三元影響理論(Theory of triadic Influence)」,來自三個不同程度的背景因素會影響青少年的危險行為,包括:個人的特性(例如年齡、性別)、學生周遭之社會環境特性(例如朋友與家庭成員)、較廣泛的社會環境特性(例如學校或社區)。先前的許多研究已檢視了青少年嚼食檳榔的行為與其個人特性及其周遭社會環境的關係,卻較少探討學校的環境對青少年族群嚼食檳榔的影響。因此,本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衛生政策研究組許志成副研究員分析一項桃園縣衛生局在2004年執行的「學校抽菸調查計畫」的問卷調查資料,主要目標是瞭解學校環境對學童嚼食檳榔行為之潛在影響程度。

該調查研究由桃園縣之國民小學名單中隨機抽樣山區學校5所與城市學校8所,研究對象為這13所學校之3、4年級學童,當中有1,855名學童符合訪問條件,其中1,585名學童(佔85%)完成問卷調查(圖一)。受訪學童中有89.1%為城市學童、10.9%為山區學童,平均年齡為8.9歲;學童的家庭狀況呈現城鄉之差異:山區學童來自單親家庭或其父母離異狀況等皆較城市學童為多,且山區學童之父母教育程度、收入狀況等也較城市學童為低;分析其檳榔嚼食行為後發現,學童曾嚼食檳榔之城鄉差異亦有顯著地差異,山區為22.2%,城市為5.3%。



在校正個人特性與家庭背景因素後,此研究的重要發現是:山區學校與學校中原住民學童比例較高者,其學童曾嚼食檳榔的風險較高;在校正其他干擾因素之後,山區學校之學童曾嚼食檳榔的勝算比(odd ratio,OR)是城市學校學童的2.8倍。本研究建議,衛生相關單位對山區學校應投入更多資源,並提出更多有效的健康教育計畫以預防學童嚼食檳榔。此研究結果已發表於Community Dentistry and Oral Epidemiology 2009; 37: 58–67。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整理;審校: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衛生政策研究組許志成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