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2 期

會議報導
氣候變遷:人類生存的危機
Dr. Lee Yuan-Tseh speaks on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ity's survival


本院於2009年9月23日邀請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院士來院演講,與同仁分享並討論氣候變遷與地球資源議題。

李院士近年來致力於能源研究,希望能減輕地球環境惡化的現象。李院士首先提到2009年是非常特別的一年,前不久還在籌備回顧10年前921大地震,沒過多久,台灣即逢嚴重的88水災。李院士以自身經驗提及少年時期因為學校解散,他曾於國小階段過了將近2年的「原始生活」,當時所有一切都是太陽給予的,與一幅200多年前描繪當時台灣居民的生活起居不謀而合,那時「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藉由太陽提供人類所需要的資源。然而拜工業革命之賜,蒸氣機、紡織機等的發明,以機器的運作取代了人類的勞動,而所需的燃料,也從木材轉為埋藏於地底下億萬年的礦物。生產方式的改變也大幅提昇了人類的生產力,並改善了人類物質生活的條件,使得人口急遽增加,在20世紀的100年內,人口由15億增加到60億,現在則大約有65億左右,能源的消耗也因此快速地轉變。

根據美國的資料顯示,1850年時消耗的自然資源約莫9成是來自木材,而礦物燃料近1成,1930年礦物燃料的消耗已超過9成,木材的消耗為6.1%。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人類生活產生的污染,漸漸超越地球表面所能承擔的負荷,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今天由礦物燃料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污染,已經無法由森林、珊瑚礁的生長完全吸收,人類從原本「天人合一」的境界,走入了我們所認為的「人定勝天」的模式;短短的100年間,從依靠陽光生活到完全依賴礦物燃料製造我們所需。許多工業化的國家變成「已開發」國家,且許多「開發中」國家跟進;然而,由我們排放的污染與地球消耗的能量來看,即使是開發中國家,也已是「過度開發」的國家,從整個地球資源的使用觀念來看,過去認為地球的資源是「無窮的」,現在則認為是「有限的」,此轉變是從人口暴增、人均消耗增加的現實資料反應而來。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2007年4月6日第二項報告提到,全球暖化效應較過去預測要嚴重得多,2050年左右全球平均氣溫可能升高2至3℃;在平均氣溫升高攝氏2℃的狀況下,缺水人口將達20億,有更多人會因為營養不良、疾病、熱浪、旱澇而死亡,20%至30%的物種將瀕臨滅絕而物種的消滅,意味著人類的消失。也許有人認為全球平均溫度上升1或2℃不是很嚴重的事,但是,以颱風為例,颱風隱藏的能量皆自海水蒸發而來,海水溫度每上升1至2℃,蒸發的水氣便會大大地增強颱風的強度,例如2008年卡崔娜(Katrina)颶風帶給美國紐奧良(New Orleans)的災難;2001年7月底的桃芝(Toraji)颱風在全台灣造成災害性降雨,1個多月後的納莉(Nari)在台灣地區降下豐沛雨量,造成北台灣嚴重水患;今年8月的莫拉克(Morakot)颱風所帶來的豐沛雨量更造成南台灣嚴重的災情。倘若地球溫度不斷地升高,則上述所稱「百年一見」的颱風將不再是百年難得一見,而會是常發生的大颱風,且規模會更大更頻繁。

李院士提到,我們已經知道自從人類利用礦物燃料之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帶來了很多災害,同時也發現地底的消耗是有限的,幾十億年累積的礦物燃料,幾乎在近100、200年內燃燒殆盡。未來20年間,預料石油供需的差距仍將不斷地擴大,供需失調時即產生了危機,能源、石油的危機也意味著食物短缺的危機。因此李院士提醒:「人類應該覺醒了」,要尋求新的永續發展模式,若每個國家都要走向美國的發展模式,則必須要有6個地球才能滿足,這是走不通的。我們絕不能將未過度開發的國家帶入過度開發的行列,許多「已過度開發」國家消耗能源以及其他自然資源的方式,顯然不是良好的發展模式,我們必須尋找一個新的、可以永續發展的模式,尤其必須調和人類與自然的衝突,改變人定勝天的想法,建立兩者之間的和諧關係。

李院士提及,能源危機是全球問題,不是單一國家可以解決的,因為地球上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是相互依賴的。我們人類社會不僅面臨能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還必須面對許多問題,在一個相互依賴的社會,如果大部分的人類仍然身陷貧窮、疾病、文盲、失業等生存困境,這個世界就不會是一個安全的世界。他並引用Koji Omi先生的論點:「當今的問題是全人類共同的問題,不可能由任何單一的國家解決,也不可能只靠科學家解決」,「國界僅只是畫在地圖上的各國之間的線條;大自然本身並沒有這些區隔的印記。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將自己視為人類族群的一員,如果我們不能和蘊育人類族群的大自然和諧共處、尊重大自然的節奏,則人類族群將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與大家分享。

談到全球化世界所面對的問題時,李院士表示,現在雖然全球化的步伐走得很快,但因受到國家界線的政治因素影響,全球化其實只算走了一半,仍在持續進行中。每天仍有成千上萬滿載著旅客與貨物的航機,穿梭於海洋與大陸,引發疾病的各種細菌、病毒將不再受到區域性的限制,不論SARS或H1N1已經不屬於某一個國家的問題;其次,氟氯碳化物排放過多造成臭氧層的稀薄,溫室氣體排放過多導致全球暖化現象,這些有關環境的問題皆必須喚起全球的關注。由於各國之間仍然廣泛地進行以主權國家為基礎的高科技經濟競爭,唯有能夠將經濟活動佈局於全球人們才能大獲其益。

最後,李院士重申,重新崇尚節儉的美德,不盲目地促進消費,不再盲目地從事破壞性的大建設,打造更合理的社會組織,經由科學與教育的提升,讓我們回歸大自然的懷抱,因為,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與發展,本來就是大自然的一部份,是「偉大」的太陽把我們帶到這兒,惟有回歸大自然,走回「天人合一」的境界,與所有的人類攜手並進,人類在地球上的永續發展才有可能。Samuel Huntington在其著作「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表示,全球化的速度愈來愈快,然而,人類文化、宗教的傳承並不容易改變,人與人之間容易引發衝突。然而李院士認為,文化差異性使得這個世界饒富趣味、多采多姿,文化的差異性將不會也不應該被泯沒;文明的衝突能否化解端賴於世界各地的人們是否願意努力學習去瞭解、欣賞、以及尊重不同的文化。尊重不同的文化,才能使大家彼此和諧相處。超越國界攜手合作的最後方法就是使國界徹底消失無形,這可能需要很長久的時間,人類的未來就決定於處在各個不同國家的你、我多久才能體認到每個人都是「一個社區」的成員,並因此學會同舟共濟,一起營造地球的永續未來。
《文:中央研究院李遠哲院士演講/編輯中心陳筱蕾整理;圖:編輯中心攝於演講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