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5 期

研究發展
台灣糧食安全指標之實證研究
NHRI researcher conducts empirical study on Taiwan's food security index


為改善世界糧食安全問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長期根據世界糧食調查報告估計營養不足的盛行率,藉以了解開發中國家飢荒的狀況。根據1996年世界糧食高峰會議(World Food Summit)的宣告,糧食安全(food security)應涵蓋足夠性、普及性、穩定性及永續性等層面。雖然台灣的農業發展已無糧食生產不足的問題,然台灣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其糧食市場價格將隨著國際市場起伏,若發生進口糧食不足又無適當存糧的情況,台灣也可能成為糧食不安全的國家,因此,穩定性與永續性才是台灣當前主要的糧食安全問題。

本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衛生政策研究組張新儀副研究員接受農委會委託研究FAO估算營養不足人口比例(prevalence of undernourishment)的方法是否適用於台灣,並加以修正為適合衡量台灣的糧食安全。研究資料來源包括農委會糧食供需年報裡的糧食平衡表、主計處的台灣家庭收支調查、內政部統計處人口年齡分配與育齡生育婦女資料以及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中心提供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資料庫(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y in Taiwan, NAHSIT);主要利用的資料為性別、年齡、身高、體重及身體質量指數值(body mass index, BMI)。

FAO估算營養不足人口比例的方法為以家戶收入的分佈與每人糧食消費的關聯性,得出每人糧食消費的分佈,由於FAO認為此分佈是受某種因糧食消耗分佈不均而非收入因子所影響,因此重點在於找尋真正低於最低熱量需求(minimum dietary energy requirement)的糧食消費水準比例。

影響營養不足人口比例的三個重要的參數為每人飲食能量供給量、飲食能量消耗分佈的變異係數及最低熱量需求量;根據FAO的方法,計算18歲以上的最低熱量需求時,需考慮身體活動水準(Physical Activity Level, PAL),而主要影響營養不足人口比例的因子為最低熱量需求;但原始FAO方法計算的最低熱量需求為1924大卡對於台灣的飲食習慣來說顯得偏高,並不適合代表國人每日的最低熱量需求值,因此,此研究採用「國際衛生組織身體活動量表監測系統(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Taiwan;簡稱IPAQ Taiwan)」的資料與世界各國的平均比例調整為適合國人的PAL值。利用迴歸分析找出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中的食品消費支出與糧食平衡表的飲食能量供給量值之間的關係式,以便從戶數的食品消費支出平均推算其對應的飲食能量供給量;分析結果得知,每1000個台灣人裡,有17人營養不足。



FAO的營養不足人口估計方法只交代了飲食能量消耗(DEC)是由食品消費支出轉換而來,但其間的關係並未詳加說明,研究團隊利用二階多項式迴歸模型所預測的每人飲食能量供給量,計算出營養不足人口比例,可作為我國糧食安全指標,因貧富愈懸殊同樣會反映在食品消費支出上(圖),而依照迴歸函數所得到的每人飲食能量供給量變異也將愈大。依世界糧食不安全狀況(The State of Food Insecurity in the World, SOFI)報告的區域劃分,台灣應屬於東亞地區,其中包含中國、北韓、南韓與蒙古,從附表可以看出SOFI東亞地區的飲食能量消耗量、最低熱量需求量與營養不足人口比例,其中北韓與蒙古為較高緯度的國家,因此需要較多的飲食能量消耗量,而臺灣的地理位置屬於較低緯度,因此判斷最低熱量需求量應較其他四國為低,綜合修正國人最低熱量需求與飲食能量消耗分佈,得到的結果足以反映我國現況(表),本研究以有限的資料做到符合FAO方法基本精神,提供國際社會我國的資訊。此研究由農委會委託國衛院張新儀副研究員之研究,並與輔仁大學統計系劉正夫教授、廖佩珊副教授、台北護理學院劉介宇助教授共同指導碩士班學生葉智陽完成,內容將發表於Public Health Nutrition


《資料:葉智陽提供;文:編輯中心陳筱蕾整理;審校: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衛生政策研究組張新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