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6 期

院務紀事
本院裘正健研究員榮獲國科會98年度傑出研究獎
Dr. Jeng-Jiann Chiu receives Outstanding Research Award from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國科會於2010年3月10日公佈2009年度傑出研究獎得獎名單,本院醫學工程研究組裘正健研究員榮獲此獎項,此為裘研究員繼榮獲國科會2006年度傑出研究獎後,第二次獲此殊榮。在此之前,裘研究員亦曾獲頒本院2006年度年輕學者學術成就獎、中研院2007年度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青年科學家學術研究獎助金)、及2008年度中國工程師學會最佳工程論文獎。此次裘研究員再度獲獎,本院與有榮焉。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之設置主要是為了獎勵研究成果傑出之科學技術人才,長期從事學術或產學研究,提升我國學術研究水準及國際學術地位,強化我國產業技術研究成效及提升產業技術研發能力,並增強國家科技實力。參與遴選的候選人必須是在近5年內具有傑出研究績效者。裘正健研究員近5年致力於心血管病生理問題之研究,成果斐然,多項研究成果發表於相關領域之國際頂尖期刊,亦多次受邀擔任國際相關會議之主講人暨會議主席,有助於提升我國學術研究水準及國際學術地位,因而獲獎。

裘正健研究員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為工程科學背景,後至中研院生物醫學所從事博士後研究,故具生物醫學與工程跨領域基礎。裘博士於2000年6月至本院服務後,主要研究方向為發展跨領域的專長與技術,探討動脈硬化症(atherosclerosis)及血管病生理之分子機制,尤其是血液動力(hemodynamic forces)在動脈硬化及血管發炎反應中所扮演的角色。

裘博士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建構了國內外第一個血管內皮(endothelial cell)與平滑肌細胞(smooth muscle cell)共培養血液動力系統,研究在不同剪力(shear stress)及擾流(disturbed flow)下,血管及血液細胞交互作用的特性,進而研究對細胞結構、胞內訊息傳遞及基因與蛋白質表現及功能的影響,證明了平滑肌細胞藉由釋放第一型(IL-1)及第六型(IL-6)介白素,引發內皮細胞發炎反應,導致發炎基因大量表現,而剪力可藉由特定的分子調控機制抑制平滑肌細胞所引起的發炎反應。

擾流會引起大量單核球(monocyte)粘黏並橫越內皮細胞,遷移並累積於平滑肌區域。研究團隊亦發現高剪力可促使內皮細胞調節平滑肌細胞的型態,由病理的合成型(synthetic phenotype)轉變為生理的收縮型(contractile phenotype),其作用機制與高剪力促進內皮前列環素(prostacyclin)釋放,活化平滑肌過氧化體增生劑活化受體(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有關。利用過氧化體增生劑活化受體alpha的基因剔除鼠進行活體動物實驗發現,相較於野生型鼠,基因剔除鼠的胸主動脈平滑肌細胞會明顯呈現病理的合成型,而此種小鼠對於第二型血管張力素(angiotensin II)的刺激,也會引發明顯的血管收縮作用。此其一系列的研究結果闡明了血液動力在動脈硬化症細胞病理機轉中所扮演的角色,進而發現創新的分子機制,藉以調控動脈硬化形成過程中的發炎反應與細胞型態轉變。此創新分子機制的發現與了解,可提供研發新型藥物臨床治療動脈硬化相關疾病的理論基礎。

裘正健研究員不但學術研究績效卓著,亦十分具服務熱忱,現任國際醫學與生物工程聯盟工作委員、中華民國細胞暨分子生物學學會秘書長、國科會生物處醫工學門複審委員、經濟部技術處學界科專評審委員、及中央健保局特殊材料專家小組委員。近三年亦任教育部科技大學評鑑委員、教育部公費留考委員、國科會生物處生化及藥理醫學學門複審委員、國科會工程與應用科學處醫工學門複審委員、及國立中興大學特聘教授審核委員。2009年6月15日至26日協助本院與中華民國細胞暨分子生物學學會舉辦首屆IFCB細胞暨分子生物學國際訓練課程,獲致熱烈迴響與高度評價。該次課程共有來自包含亞洲、歐洲、非洲、中南美洲、澳洲及中東等46個國家483位國外學者報名,為台灣相關活動之創舉。

裘博士在得知獲獎後,對於其進行跨領域研究過程中所有同儕與長輩的鼓勵與支持深表感謝,亦感謝本院提供優秀的研究環境,及實驗室所有的工作伙伴,與其他研究人員共同追求學術卓越共同目標的努力。
《文:編輯中心整理;圖:裘正健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