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1 期

人事動態
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羅秀容副研究員升等為研究員
Dr. Hsiu-Jung Lo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Vaccinology has been promoted to Investigator


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羅秀容博士自2011年10月1日升等為專任研究員。

羅秀容博士畢業於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於1995年取得印第安納大學分子細胞與發生生物學博士。1999年加入本院臨床研究組(2009年更名為感染症研究組,現為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擔任助研究員,於2004年升等為副研究員,並於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代理感染症研究組組主任。

羅秀容博士致力於致病性黴菌的流行病學、抗藥機制及致病因子的研究。羅博士為台灣黴菌抗藥性監測計畫(Taiwan Surveillance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Yeasts, TSARY)主持人。此計畫目的為偵測自醫院一般病患所分離的致病性酵母菌型黴菌菌種的分布與其對抗黴菌藥物的感受性變遷。其研究結果不但發表在國際雜誌上,更得到國際上相當的注目及觀摩。其結果可歸納如下:
  1. 台灣黴菌抗藥性監測計畫是台灣第一且唯一全國性的監測計畫,也是全球第一個針對致病性酵母菌型黴菌且維持最久的持續定期性的監測計畫。
  2. 主要酵母菌型菌種的分布改變不大,其中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為最常分離到的菌種,這一點與世界各地一樣。值得一提的是Candida tropicalis是台灣最常分離到的非白色念珠菌(non-albicans Candida species)的菌種,在歐美,則是Candida glabrata。值得注意的是,造成感染的新興菌種正持續增加。
  3. 台灣所分離的黴菌對抗黴菌藥物amphotericin B有抗藥性的比率維持在較低的層次。國人需特別關注的是,佔台灣所分離的黴菌第二高分離率的C. tropicalis對另一種常用抗黴菌藥物fluconazole有抗藥性的比率則偏高。
  4. 兩株親源性高對fluconazole有抗藥性的C. tropicalis的菌株(DST98 及DST140),在台灣各地流行造成感染。
除了掌握台灣黴菌感染的流行病學外,開發新的抗黴菌藥物也是防治黴菌感染不可或缺的一環。白色念珠菌不但是最常造成黴菌感染的病原菌種,也是一個黴菌基礎研究的研究模式(model)。白色念珠菌培養在一般實驗室培養基是呈現酵母菌型的生長模式,在一些含有誘導物的環境下,如類似人類血管中:有血清、中性或偏鹼性及攝氏37度,它即由酵母菌型轉變為菌絲型的生長模式。羅博士在1997年報導無法在體外(in vitro)產生菌絲的cph1/cph1 efg1/efg1白色念珠菌突變株失去造成小鼠死亡的能力後,開啟全球對白色念珠菌致病力研究的一道門。白色念珠菌之所以成為黴菌中最常造成感染的菌種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因為它能因環境不同而改變生長模式型態,使它能更快速侵入人體與逃離人體免疫系統的攻擊。找到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改變型態的能力,就有可能抑制它的致病力,也就提供發展新的抗黴菌藥物的可能標的。因此,研究團隊利用已有的分子生物及遺傳學的基礎持續對此議題進行研究。除此之外,因抗藥性是治療上的問題,而且也是該所的主要研究任務之一,黴菌產生抗藥性的機制也是研究團隊的研究主題。

在黴菌抗藥性之分子機制研究方面,白色念珠菌及其他黴菌產生抗藥性的主要機制之一是以大量表現藥物幫浦CDR1MDR1,將黴菌體內的抗黴菌藥物排出。羅博士研究團隊先後鑑定出第一個正向調控CDR1的因子---Ndt80p,及第一個負向調控MDR1的因子---Rep1p。最近,此研究團隊更進一步瞭解到Ndt80p是白色念珠菌生存在多變環境下不可或缺的調控因子。若能抑制Ndt80p的功能,白色念珠菌很可能失去因應人體內的不同環境,而失去致病力。因此,Ndt80p提供一個發展新抗黴菌藥物的契機。

此外,羅博士與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李淑英博士在2002年攜手成立台灣致病性黴菌研究團隊(Taiwan Mycology Group),致力於黴菌防治與研究,定期討論實驗的方針及困難,將研究心得分享給國內研究者及提升全國對致病性黴菌的認識與研究興趣,對國內黴菌界貢獻良多。另因其傑出的學術研究表現,受邀擔任BMC Microbiology期刊之副編輯。

羅博士自2004年至今於國際期刊中共發表37篇學術論文,其中26篇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成果豐碩。
《文:編輯中心整理;圖:羅秀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