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8 期

健康知識
腳部保健
Footcare


腳支撐著全身的重量,我們踏出的每一步牽動著由骨頭、肌肉、腱及韌帶所形成的複雜網絡,但往往卻忽視腳部保健而常導致腳部問題(如腳骨折、關節炎或足底筋膜炎)。如果沒好好治療,這些問題所帶來的疼痛甚至會影響日常基本生活行動如爬樓梯或走路,改變走路姿勢,長期下來造成膝蓋、骨盆或背部的疼痛。這些問題會產生加乘效應,除限制行動並影響生活品質。

造成腳痛或麻痺的原因有許多,如運動、身體活動量可能造成腳受傷或發麻;走太多路、走太快、運動前沒正確暖身都可能使腳受傷。過重的體重對腳帶來壓力;穿著不合腳的鞋子或其他鞋類(如高跟鞋、尖頭鞋)也是常見的原因之一。此外,糖尿病或神經性疾病等一些健康問題如也會造成腳失去感覺或麻痺感,如果經過休息或藥物治療後,還持續不正常的突然疼痛或麻痺感,應儘快就醫。Institute for Aging Research at Hebrew Senior Life的足部專家Marian Hannan博士指出,大部分的足部疾病是可治療或改善的,走路的姿勢及步伐影響我們的雙腳,經過訓練、更換鞋子或使用鞋墊可矯正姿勢。

保持腳部健康的方法包括:穿舒適、合腳的鞋子、經常清洗腳部,特別是腳趾之間;穿著乾淨的襪子、替換鞋子讓鞋子有時間透氣。Hannan博士也建議多運動雙腳,例如走路、坐著並順著同一方向轉動腳踝、收縮腳趾頭並張開、坐著時把腳抬高等動作幫助腳部的血液流通,腳步肌肉的伸展以幫助平衡。如果體重超重,應減輕體重以降低腳的負擔,並避免長時間站立。

年長者如無法彎腰檢視腳底,建議藉由鏡子輔助或請家人協助,而糖尿病患者應每日自我檢查足部,留意是否有傷口、內嵌趾甲、水泡、瘡或腫脹。美國National Diabetes Education Program特別出版糖尿病與足部照護手冊,教導病患如何照顧雙腳,避免足部神經病變及血液循環不良導致組織壞死而截肢。該手冊提出下列11項建議:
  1. 每天傍晚脫鞋後檢查腳部;注意是否有傷口、紅腫或腳趾受感染,因患者可能無法感覺到疼痛。
  2. 每天用溫水清洗腳部;為了避免燙傷,可先用手肘測試水溫並避免泡腳防止皮膚乾燥。可使用滑石粉(talcum powder)於腳趾間保持乾燥,避免黴菌感染。
  3. 保持腳部肌膚滑嫩及皮膚濕度,可於腳背及腳底擦上乳液(避免於雙趾間)。
  4. 如果出現雞眼與厚皮請詢問醫師適合的處理方式。醫師經診斷後可能建議在洗澡後,使用浮石朝同一方向輕輕磨擦,避免使用刀片、雞眼貼布或液體去除。
  5. 經常用趾甲剪修剪趾甲,剪齊勿剪成弧形或尖型。如果趾甲變厚、黃、嵌入或無法自行修剪時,請找足科醫生(podiatrist)。
  6. 避免赤腳走路,以免因腳部感覺遲鈍踩到異物受傷卻沒知覺。穿著合腳和有保護腳趾的鞋子,並選擇合適的襪子以避免雙腳與鞋內摩擦而起水泡。穿鞋時先檢查鞋內是否有雜物。
  7. 炎熱或寒冷天氣時要特別保護雙腳。炎熱時,勿光腳走在沙灘或人行道上以避免灼傷,可塗抹防曬油於腳背預防曬傷;天寒時,遠離電熱器、熱水袋或熱墊,可穿襪子保暖。
  8. 保持腳部血液循環。坐著時把腳抬高、每天2至3次扭動腳趾5分鐘並上下左右轉動腳踝幫助腿與腳的血液流動。避免長時間翹腳或穿著過緊、有鬆緊帶的襪子。不要抽菸,因抽菸會降低血液流量。
  9. 多運動,運動能幫助腳部血液循環。可循序漸進透過走路、跳舞、游泳或騎腳踏車等活動增加運動量。從事上述活動時,應選擇適當的鞋類才能支撐足部避免運動傷害。
  10. 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足部檢查包括神經學檢查(細點感覺、輕觸感覺、振動感覺、肌力以及足部反射檢查等)及血管檢查(足部脈搏檢測、表面溫度)。
  11. 透過健康飲食與運動,控制血糖、血壓及血脂。
參考資料:
  1. On sound footing
    The health of your feet.
    May 2013 NIH News in Health.
  2. Take care of your feet for a lifetime. National Diabetes Education Program. 2012.

《文:編輯中心張喬菀編譯;圖:編輯中心趙孝茜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