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3 期

人事動態
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林淑宜助研究員升等為副研究員
Dr. Shu-Yi Lin of the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Nanomedicine has been promoted to Associate Investigator


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林淑宜博士自2013年10月起升等為副研究員。

林博士於2002年取得清華大學化學博士學位,2009年加入本院奈米醫學研究中心(現為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擔任助研究員。林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合成開發多種有機與無機奈米粒子(特別是金量子點)及其於生物醫學的研究與應用。金量子點具有類似半導體量子點的放光特性,對生物體有很好的相容性與低細胞毒性,是一種非常有潛力可應用於化學及生物領域的新興材料。林博士研究團隊利用樹狀聚合物PAMAM(polyamidoamine)當作分子模版來合成螢光金奈米微粒,再利用有機硫醇分子和金的作用力,將金奈米微粒從PAMAM中置換出來,進一步利用大孔洞的透析膜先去除尺寸較大的PAMAM,然後再次以透析的方式去除未修飾到表面的硫醇分子。此合成方式可有效控制金量子點的尺寸,也可以去除合成時使用的PAMAM,提高表面修飾的靈活度。此研究除了克服金量子點的合成難度,同時也運用表面修飾的技術,將金量子點功能化,有助於作為載體將藥物送入細胞內。研究團隊也發現金離子(金量子點的前驅物)可經由特殊離子對的結合作用,在微波照射後能使金量子點效率提升,有效地應用在生物影像的觀測。

此外,林博士與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及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合作,發現以同步輻射光可直接合成「乙烯亞胺-乙烯醇共聚物」,並且具有保護及載送小干擾核醣核酸(siRNA)的功能,此項發明可應用在轉染核酸基因治療的領域。聚乙烯亞胺(polyethylenimine, PEI)為一種常見攜帶siRNA進入細胞的聚合物之一,其結構可簡單地區分為樹枝狀及線型兩種。「線型聚乙烯亞胺」雖然有較低的生物毒性,卻面臨到轉染後siRNA釋放率過低的問題,為了克服「線型聚乙烯亞胺」的低轉染效率,林博士研究團隊利用能量高於太陽光的輻射光源在沒有催化劑、起始劑和有機溶劑的情況下,讓乙醇胺(單體)產生胺基與醚基的兩種自由基,並進行共聚合成「線型乙烯亞胺-乙烯醇共聚物」。此類線型聚乙烯亞胺,除了兼具環保、大量生產及低成本等優勢外,亦具螢光、低細胞毒性、高傳輸效率等特點,為極具市場商業價值之新型技術。此項技術更獲得「第8屆國家新創獎」。

林博士擔任助研究員期間於國際知名期刊共發表9篇期刊論文(通訊作者7篇、第一和共同作者各1篇),獲得2項國內外專利,1項國內外專利申請中。
《文:編輯中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