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3 期

學術交流
「第10屆海峽兩岸細胞生物學學術研討會」紀要
Report on the 10th Cross-strait Symposium on Cell Biology


「海峽兩岸細胞生物學學術研討會」是由中國科學院已故姚錱院士與本院創院院長暨中華民國細胞及分子生物學學會(以下簡稱細分學會)創會理事長吳成文院士於1996年組織發起的雙邊學術會議。會議目的是為了交流兩岸細胞生物學研究的最新成果,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生物學科技與教育的合作與發展。目前採用每3年2次在台灣和大陸輪流召開的方式。「第10屆海峽兩岸細胞生物學學術研討會」是由細分學會與本院主辦,科技部、澎湖縣政府及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協辦。在科技部經費的挹注、細分學會理監事們全力支持、籌備委員會精心策劃、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裴鋼理事長、丁小燕秘書長及楊瑾副秘書長行前的溝通安排、所有演講者精闢的演說、主持人有效掌控時間及老天爺的眷顧之下,順利於4月25日在澎湖落幕。

首先由細分學會理事長王陸海院士及裴鋼理事長致詞;接著是吳成文院士述說「海峽兩岸細胞生物學學術研討會」的緣由,兩岸科學家如何因為學術交流而激盪出的科學情誼。此屆會議有2場專題演講(keynote lectures)。第1場專題演講者是中國醫藥大學校長也是澎湖人的李文華院士,講題為「Targeting tumor suppressor networks for therapeutic application」,李院士分享如何以「tumor suppressor」來開發抗癌藥物;第2場專題演講者是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張旭研究員,以「FGF13通過穩定微管調節皮層神經元的遷移和極性」為講題闡述了FGF13對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的影響,為智力障礙綜合症提供了分子細胞機制。

此屆研討會一共有42場演講(lectures),含括了五大主題,分別為感染症(infectious diseases)、海洋生物學(marine biology)、代謝(metabolism)、神經生物學(neurobiology)及核糖核酸學(RNA biology)。分述如下:

感染症(Infectious diseases)
感染症主題是由本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張仲明特聘研究員及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孫兵研究員共同主持。此主題有8場演講,台灣的講者為:成功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王貞仁教授,講題為「Genetic evolution of enterovirus 71 and its impact on virulence and antigenicity」;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暨生命科學系藍忠昱副教授,講題為「Human antimicrobial peptide LL-37 inhibits Candida albicans adhesion」;本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李敏西研究員,講題為「Development of cell-based influenza vaccines for pandemic preparedness」,及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岳嶽副研究員,講題為「Anti-hepatitis C virus drug development at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大陸的講者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李斌研究員,講題為「Stub1 negatively modulates regulatory T cell suppressive activity by promoting Foxp3 degradation」、孫兵研究員,講題為「Differential IL-10 production by DCs determines the distinct adjuvant effects of LPS and PTX in EAE induction」,及鐘勁研究員,講題為「丙型肝炎病毒和干擾素信號通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蔣爭凡研究員,講題為「Innate immunity and related cell signaling」。

海洋生物學(Marine biology)
海洋生物學主題是由成功大學生化暨分生研究所吳華林特聘教授及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宋林生研究員共同主持。此主題有6場演講,台灣的講者為:海洋大學張清風校長,講題為「New perspectives of coral reproduction」;成功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陳逸民助理教授,講題為「Investigation of 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 synthetic pathway in Aurantiochytrium sp. strain BL10」;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游智凱助研究員,講題為「Germ plasm and the mosaic property of amphioxus early embryogenesis」。大陸的講者為: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劉永宏研究員,講題為「南海海洋無脊椎動物及其共附生微生物活性物質的研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宋林生研究員,講題為「海洋無脊椎動物免疫防禦分子機制的初步研究」,及王玲玲研究員,講題為「牡蠣一氧化氮能系統的免疫調節機制」。

代謝(Metabolism)
代謝主題是由本院龔行健院長及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高翔教授共同主持。此主題有9場演講,台灣的講者為:本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郭呈欽副研究員,講題為「A novel tryptophan metabolite 5-methoxytryptophan protects against lethal endotoxemia via control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台灣大學醫學院莊立民教授,講題為「Prostaglandin metabolism in adipogenesis and obesity」;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陳玉如研究員,講題為「Mining the personalized tissue proteome in cancer by mass spectrmetry-based strategy」。大陸的講者為: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雷群英教授,講題為「Acetylation control of cancer metabolism」;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吳緬教授,講題為「Reciprocal regulation of LincRNA-p21 and HIF-1a modulates Warburg effect」;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高翔教授,講題為「SCF/KIT signaling regulates WAT accumulation」;南京大學醫學院李朝軍教授,講題為「Farnesyl diphosphorylate to geranylgeranyl diphosphorylate ratio (FPP/GGPP) regulates de novo lipogenesis through FPP/FXR/SERBP-1 pathway」;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王綱研究員,講題為「Liver Med23 ablation improves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and prevents diet-induced obesity」,及營養科學研究所陳雁研究員,講題為「Spatial regulation of PI3K and its implication in glucose and energy homeostasis」。

神經生物學(Neurobiology)
神經生物學主題是由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生物化學研究所潘玉華教授及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張旭研究員共同主持。此主題有9場演講,台灣的講者為:台灣大學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程淮榮教授,講題為「Integration of newborn neurons during adult neurogenesis」;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連正章副教授,講題為「Organizing principles for GABAergic synapses in memory microcircuits」;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焦傳金教授,講題為「Maturation of neural circuitry in the rabbit retina」;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黃朝慶院長,講題為「The role of neurovascular unit in hypoxic-ischemic injury of the neonatal brain」;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簡正鼎特聘研究員,講題為「Dendrite development and degeneration」。大陸的講者為:山東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研究所陳哲宇教授,講題為「Wnt3a參與海馬依賴的記憶形成」;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鮑嵐研究員,講題為「CaMKII和caveolin-1協同調控ATP誘導的P2X3受體上膜轉運」;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杜久林研究員,講題為「Dopaminergic modulation of inhibitory gating of visual escaping selection」,及羅振革研究員,講題為「Semaphorin3A activation of Rab5 induces growth cone collapse and controls callosal axon fasciculation」。

核糖核酸學(RNA Biology)
核糖核酸學主題是由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鄭淑珍所長及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劉默芳研究員主持。此主題有10場演講,台灣的講者為:成功大學生物資訊與訊息傳遞研究所曾大千副教授,講題為「HnRNPA2/B1 regulates C-jun protein synthesis in colorectal cancer」;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譚婉玉研究員,講題為「RBM4 promotes muscle and pancreas cell differentiation via its role in alternative splicing regulation」;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莊詩美教授,講題為「肝癌相關miRNA的調控網路及生物學功能」;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楊慕華教授,講題為「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induced microRNAs deregulation in cancer metastasis」;台灣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俞松良副教授,講題為「microRNAs involved in enterovirus 71-induced pathogenesis」;本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王紹文副研究員,講題為「Fission yeast as a model organism for RNA biology」。大陸的講者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朱大海教授,講題為「MyoD-regulated long noncoding RNA MCD mediated muscle cell differentiation by transcriptionally mediating myogenin expression via FGF/Erk1/2 signaling pathway」;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方玉達研究員,講題為「Complementation of hyponastic leaves1 by double-strand RNA binding domains of dicer-like 1 in nuclear dicing bodies」;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吳立剛研究員,講題為「microRNAs serve as mRNA surveillance system to eliminate nonsense messages」,及劉默芳研究員,講題為「piRNA/PIWI在小鼠後期精子細胞中的協同降解調控」。

後記
此屆研討會在分享最新研究結果的過程中,演講者將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加入報告中,不但加深聽眾的印象,也添加一些不同以往嚴肅的色彩。其中包括「孫悟空在低氧下大戰蜘蛛精」、「釜底抽薪之疊疊樂」、「小三的故事」及「宇宙運行」。這些足以顯示研究員除了專心做研究外,也不失其幽默感。

而與往年不同的是增加了「期刊工作者交流座談會」。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孫以瀚特聘研究員為召集人,台灣有吳成文院士、王陸海院士、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主編張文昌院士、細分學會前秘書長暨前理事長張仲明教授、台灣海洋大學張清風校長、BioMed Central張國瑞先生及筆者;大陸有裴鋼理事長、丁小燕秘書長、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命科學期刊社社長毛邦河研究員、《植物生理學學報》常務副主編、編輯部主任周兆康編審、Neuroscience Bulletin與《生理學報》兩刊編輯部主任魏彬編審、《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編輯部主任李春副編審、《生命科學》編輯部常務副主任岳東方副編審、《生命的化學》編輯部主任管興華編輯。首先由毛社長分享期刊社承辦所有期刊的心得,尤其是Cell Research如何成功登上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高達10分以上的歷程。希望不久的將來台灣學者投稿於大陸期刊之所在地的寫法能有圓滿的共識。

第10屆研討會在眾多貴人的協助下,已為海峽兩岸的學術合作與交流奠定新的里程碑。此屆研討會的心得將成為下一屆改變的參考:一是演講含括的大主題可以更為集中;再來是每個主題雙方至少邀一位年輕學人為講者;演講的講題、摘要與投影片均以英文呈現;最後是尊重演講者,與會者不得對成果的投影片照相。我們將持續建立兩岸學術合作之橋樑,成為海峽兩岸學術活動的典範。下一屆(第11屆)「海峽兩岸細胞生物學學術研討會」將於2015年10月中旬在具有厚重中華文化積澱的山西舉辦。我們期待在2015年的金秋再相會。
《文: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羅秀容研究員(中華民國細胞及分子生物學學會秘書長);圖:林志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