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2 期

院務紀事
第1屆「生技與藥物研究所Mini-symposium所友經驗傳承研討會」之後記
Report on the 1st IBPR Mini – symposium and Alumni Sharing Session


今年是本院創院20週年,亦是生技與藥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本所)成立第18年(原為生物技術與藥物研究組,2010年改制為研究所)。本所在草創期間(1998 - 2004),有多位國防役的同仁加入本所藥物研發行列,當他們國防役役期結束後,即轉投入台灣各行各業,經過10幾年的奮鬥,各個皆在其領域頭角崢嶸、出類拔萃。適逢創院20週年,本所籌劃舉辨第1屆「生技與藥物研究所Mini-symposium所友經驗傳承研討會」,於 2015年8月25日邀請3位傑出所友,時任本所國防役博士後研究員到院演講。研討會一開始,由本所石全所長代表全所同仁致詞,歡迎3位優秀所友回娘家,分享他們過去的成長經驗(附註:早期政府為積極發展國防工業及其相關科技產業之研發能力與國家整體競爭力科技研發,推動4年國防工業訓儲預備軍(士)官制度,通稱國防役。基本上屬於預官的一種,不過只有入伍訓練時具有現役軍人身分;訓練一結束即是後備軍人,並至各公司或機關參與研發計畫。自2008年起.已由研發替代役取代國防役的實施)。

第一位所友是現任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劉景平副院長。劉教授2000年獲得台灣大學藥學博士,服完3個月入伍訓練後,即加入謝興邦博士實驗室,從事抗癌藥物設計與合成工作。2004年國防役役期結束後,順利加入他的大學母校—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從助理教授、副教授,到2012年升等為正教授,目前亦兼任藥學院副院長。劉教授及其團隊開發出一種抗癌標靶新藥MPT0E028,發現可明顯地抑制組蛋白去乙醯酶(HDAC)的活性,獲得2014台北生技獎之「產學合作獎金獎」,並於2015年獲得第10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青年醫藥科技獎」;劉教授過去11年之成就有目共睹,實為年輕一輩優秀藥物化學專家。此次劉教授演講題目為「離開NHRI後的研究之路」,主要從空間、經費、博士後研究員經歷、合作夥伴和家人的支持等面向來分享當年是如何投入研究,以及其中之諸多辛酸艱苦;包括研究空間有限、開辦費有限、新進計畫未通過等等,但這並未打退劉教授「我想要做藥」的決心,終於十年磨成一劍,開發出抗癌標靶新藥MPT0E028。去年通過美國FDA和台灣TFDA IND臨床試驗核可,目前在台大與北醫進行臨床I期試驗。在演講的最後,劉教授亦以五月天之《將軍令》,提出對於博士後研究員的期許與鼓勵-【你相信什麼,你執著什麼,你就是什麼】。

第二位所友是現任高雄醫學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李景欽系主任。李教授是1998年獲得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並於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進行一年的博士後研究,服完3個月入伍訓練後,於1999年加入徐祖安博士實驗室,從事抗病毒藥物研發工作。2003年國防役役期結束後,先在工業技術研究院生物醫學工程中心擔任研究員工作,於2004年加入高雄醫學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從助理教授、副教授,到2014年升等為正教授,目前亦兼任生物科技學系系主任。李教授是一位在學術研究方面非常投入的年輕學者,過去5年共發表30篇論文,有半數為通訊作者文章,平均每1年有3到4篇通訊作者文章,這對於在私立學校的研究學者是相當不容易的成果。李教授亦表示在過去11年,他每年都有執行科技部計畫,也曾受邀擔任科技部生科司「生物學之生化及子生物」學門之研究計畫複審委員(2013 - 2014),這更是顯示李教授其學術成就已獲多方肯定;同時,他亦致力教學工作,於101學年度榮獲高雄醫學大學教學優良教師。此次李教授演講題目為抗病毒之天然藥物開發(From NHRI to KMU),內容主要有4個部分-Job hunting、Fighting in KMU、Research strategy、Conclusion。李教授特別提到在找工作期間以及實驗室草創期間,皆遇到多位貴人,例如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莊秀琪教授、農業科技研究院動物科技研究所楊程堯副所長、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趙裕展研究員(博士班指導教授)及本所徐祖安博士,不論在經費與情義上,都給予李教授在早期的學術生涯有莫大的幫助。另外,李教授亦非常精闢地分享他的研究:C型肝炎病毒(HCV)在cycloxygenase-2和heme oxygenase-1之應用、抗登革病毒之藥物篩選,以及多項抗病毒藥物篩選平台之建立。最後,李教授亦非常感性以《快樂的出航》這首歌為結語,表示雖然研究工作艱辛,但是樂在其中,鼓勵年輕人應該勇敢接受挑戰,快樂出航。

第三位所友是現任懷特生技新藥董事長室林恆良執行長。林博士是2001年獲得國立陽明大學藥理學博士,服完3個月入伍訓練後,於2001年加入陳炯東博士實驗室,從事抗癌動物藥理之工作。2005年國防役役期結束後,參與台灣諾華藥廠第1屆生技領袖徵選(Novartis Biotechnology Leadership Camp, BioCamp),代表台灣進入瑞士諾華總部Novartis Pharma AG (Basel, Switzerland)癌症藥物開發團隊fellowship訓練,之後分別在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擔任產業策進處技術移轉組長、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IBMI)商化專案組專案經理、台灣微脂體研發處經理、合德威生醫國際事業處處長,爾後加入美吾華懷特生技集團,目前是懷特生技新藥董事長室執行長。林博士表示非常感謝本所在新藥研發上給予的訓練,再加上瑞士諾華藥物開發實際團隊經驗,讓他爾後走入產業後能夠無縫接軌。此次林博士演講題目為市場準入(market access)引領醫藥(材)專利管理與併購趨勢,主要是透過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簡稱MS之上市藥物分析為例,來探討專利管理與併購。其中諾華藥廠上市的第一個口服營收超過10億美金重磅藥物GILENYA®(fingolimod),最原始的化合物是由日本研發團隊,從中醫常用的蟲草類似菌種中分離純化、化學修飾後的產品,此藥品的藥理作用機轉,更進一步開啟調控sphingosine 1-phosphate receptor於神經保護角色與功能。然而位居MS治療藥物整體營收龍頭的Biogen藥廠,於MS各種藥物(化學藥、生物藥品)在治療療程上的完整布局,更讓因TEVA 藥廠的超級重磅藥物(Copaxone®/ 2012年營收超過40億美金),因專利過期後,SANDOZ藥廠(諾華藥廠旗下專門研發學名藥公司)學名藥GlatopaTM上市影響,積極藉由策略合作夥伴開發下一代藥物Laquinimod。從此疾病治療方式、藥品給付方向、藥政法規與專利運用策略,都可運用市場準入矩陣分析,來進行新藥評估與臨床開發。最後林博士亦分享他多年在產業職場上的經驗,特別在「向上與向下管理」方面,給予在座年輕人相當的啟發與鼓勵。

本次所友經驗傳承研討會,除了3場公開演講以外,下午我們亦安排兩場內部圓桌分享會,第一場是與本所PI,另一場則是與本所博士後研究員進行面對面之對談,分享他們在離開本院後,在職場上的甘苦點滴與經驗分享。最後,大家依依不捨的結束這難得的回娘家之旅。
《文/圖:生技與藥物研究所謝興邦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