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1 期

院務紀事
本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廖本揚副研究員榮獲「科技部104年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Dr. Ben-Yang Liao receives Ta-You Wu Memorial Award from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本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簡稱群健所)廖本揚副研究員獲頒科技部104年度生命科學研究發展司「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殊榮,本院與有榮焉。科技部為培育青年研究人員,獎助國家未來學術菁英長期投入學術研究,並紀念吳大猷先生對發展科學與技術研究之貢獻,特設立「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該獎項資格為42歲以下且為副教授、副研究員職級以下之研究人員,由科技部各學術司自當年度執行專題研究計畫之主持人中,經遴選與審查後決定獲獎人名單。廖博士因過去於分子演化學領域的研究成果而獲獎。其近年研究主軸在利用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分子演化學方法,探究哺乳動物基因調控的機制、以及造成物種間(特別是醫用模式生物與人類間)性狀(phenotype)差異的分子基礎。

廖博士研究團隊過去利用突變小家鼠的性狀資料,結合哺乳動物基因體、轉錄體等其餘大型資料庫,進行生物資訊及演化分析,進行數項研究,下列3項成果皆發表於期刊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USA:1. 將基因依照突變性狀分類為負責生理功能與負責解剖型態的兩類基因,發現影響蛋白質結構的突變多與生理有關,而影響基因表現的突變多與型態有關。此通則有助於生醫研究人員尋找人類遺傳疾病的肇因,也解開部分生物表型演化機制之謎。2. 利用突變性狀資料定義基因多功能性(pleiotropy),發現基因的多功能性有助於生物複雜度在演化過程中的增加,而中度複雜度的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較高複雜度及低複雜度生物更加容易;此結論有助於瞭解生物(包括致病原)基因體的組成。3. 透過比對數千個小家鼠基因的突變表型與轉錄表達圖譜,發現mRNA轉錄活性越高、越有組織專一性、越在胚胎早期表達,以及調控演化上越具備保守性的基因,越能夠經由其mRNA的轉錄活性預測其在該組織的突變性狀。此結論不僅證實基因轉錄調控與基因的功能相關,所觀察到的趨勢更有助於未來利用基因mRNA表達的特性來預測未知功能基因的功能。

除上述研究,廖博士團隊也深入探討蛋白質演化及基因調控演化的機制,多項相關研究發表於分子演化領域的指標性期刊(如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或遺傳學領域的重要期刊(例如:Trends in GeneticsBMC Genomics)。舉例而言,廖博士研究團隊近年發現基因在發生重複(duplication)事件後,mRNA的表達量會明顯下降,此結果促成重複基因在基因體內的保留、同時抑制重複基因在功能上的分歧。後續研究顯示在這個現象背後,DNA甲基化作用扮演重要角色:在基因發生重複事件之後,重複基因的轉錄起始動作(transcriptional initiation)會因為基因上游DNA甲基化的逐漸增加而受到抑制,表達量因此下降。除上述領域,廖博士團隊亦積極開發能夠解讀基因群功能的生物資訊相關之分析工具,相關工具發表於Bioinformatics期刊。近年來透過合作研究,廖博士團隊也在微生物菌叢(Microbiome)領域取得數項初步成果。

廖博士表示非常榮幸能獲得此獎項,感謝科技部對基礎科學研究的肯定與重視及研究經費上的長期支持,對其團隊有很大的鼓舞作用;此外,廖博士也非常感謝本院提供良好的軟體及硬體支持,使其能專注於利用生物資訊及演化生物學的方法,解決當代生物學家重視的問題。此次獲獎,廖博士歸功於過去費心指導的師長、提供寶貴經驗與機會的先進、提供專業協助及諮詢的同事、辛勤工作的團隊成員,以及永遠給予支持的家人。而本院的群健所有很好的生物資訊研究團隊,盼望這個研究動能,有機會與院內其他研究團隊攜手合作,共同解決科學或公共衛生上的重要課題。
《文:編輯中心整理;圖:廖本揚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