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4 期

健康知識
預防兒童聽力受損
WHO outlines ways to prevent childhood hearing loss


在感官中,聽覺能促進溝通及培養社交互動,幫助人與人建立關係、參與日常活動,甚至在危險中發揮警示的作用。然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約有3,200萬兒童罹患聽力受損,且多數居住於中低收入國家。聽力受損兒童在語言及認知學習上受到限制,因而造成思考能力不足,導致學習及社交能力受影響,形成社會孤立的狀態。WHO出版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約60%的15歲以下兒童的聽力受損是可預防的;如果無法避免,適時地提供聽語訓練,可使聽覺潛能充分發揮,輔以及早診斷並給予治療,就能讓這些孩童聽力受損的程度降到最低。每年3月3日的「國際愛耳日」創立於2007年舉辦之「第1屆全球預防及聽力受損復健研討會」上,旨在提高全球的聽力保健意識。今年的主題為兒童聽力受損—如何立即採取行動(Childhood hearing loss; act now, here’s how)」。

WHO指出,造成孩童聽力受損的原因包括:遺傳(40%),特別為近親結婚;孕婦懷孕時受到德國麻疹或巨細胞病毒感染或幼兒受麻疹、腮腺炎及腦膜炎所引起的感染(31%);早產、低出生體重、新生兒黃疸或生產時缺氧(17%);藥物毒性,如仍有多地區的兒童接受未管制的耳毒性抗生素治療常見的感染與使用治療瘧疾、肺結核及癌症的耳毒性藥物,而導致永久聽力受損(4%),以及其他如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儀器噪音、長時期接觸高分貝的3C產品或是近距離接觸鞭炮或煙火(8%)。

WHO建議各國政府應採取下列預防及照護策略:
  1. 加強新生兒疫苗接種及孕婦健康
    約有19%的聽力受損可經由接種德國麻疹及腦膜炎避免,同時透過改善孕婦的營養狀況、衛生習慣,實施安全分娩及盡速管理新生兒感染與黃疸預防導致聽力受損的生產狀況,並協助成立聽力受損者互助會,改善兒童的聽力受損的狀況。

  2. 於新生兒及幼兒階段實施聽力篩檢計畫
    新生兒聽力篩檢計畫應以家庭為中心,並於先天性聽力受損新生兒6個月大以前開始治療,同時提供家長相關支援服務如心理諮詢及指導、透過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復健及其他適當的治療或溝通方式。幼兒聽力篩檢計畫則應結合學校體系之健康檢查,以便辨別出常見的耳朵疾病及聽力受損,同時建立轉介管道,結合醫療,外科及復健照護。

  3. 提供相關訓練培養專業人員
    提供一般醫療(primary care)醫師及護理人員耳朵疾病的相關醫療知識。WHO針對發展中國家出版分有4個級別的《基礎耳朵及聽力保健訓練手冊》及提供符合當地民情的教學用具,以訓練基礎醫療人員相關預防及照護專業知識。另外,建立耳科醫師、聽力師、護理人員、教師之專業訓練,並加強人力資源於聽力保健與復健管理。

  4. 使輔助工具容易取得
    助聽器及人工電子耳並不能治療聽力損失,但如果藉由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的輔助並經過適當的聽語訓練,可以使聽覺潛能充分地發揮,改善聽力受損現象,但由於所費不貲,並非人人都負擔得起。WHO呼籲各國政府應提供有需要者價格合理的助聽器配戴及維修;儘早提供失聰兒童聽覺口語(audio-verbal)、手語、讀唇教學等接觸語言,並透過教室中的觸覺振動器,學習透過聽覺、感覺及視覺的溝通方法,傳遞訊息。

  5. 管理用藥及監控噪音
    政府應立法管制耳毒性藥物的使用,同時提醒醫療人員於用藥期間提供聽力保護措施。對於環境中的噪音,特別是娛樂及運動休閒場所,應實施噪音管制,並於個人通訊設備(如耳機)中裝置控制音量大小的安全裝置。

  6. 提高公眾意識
    教導大眾正確的耳朵保健觀念,如避免將任何異物塞入耳朵,可降低耳朵發炎。特別是兒童,如感覺耳朵疼痛時,禁用任何偏方,應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可預防慢性耳朵發炎及其所引起的聽力受損。同時,學校應教導學童有關3C產品、娛樂場所、運動賽事所產生的噪音與聽力受損風險的關聯性,讓學童能從小養成好習慣(如控制音量),保護聽力,以避免噪聲性耳聾。
我國自2012年3月15日起免費提供出生後24-60小時之新生兒聽力篩檢,如果初步篩檢未通過,應在出院前(36-60小時)進行複篩或滿月前複篩。未通過初步聽力篩檢的新生兒,醫療機構將進一步安排做診斷性的檢查或轉介,並在確認聽障的診斷種類與嚴重程度後,依據個別情況,建議是否配戴助聽器、人工電子耳等輔具,以及進行聽語療育。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醒家長務必觀察孩子於各階段的聽能及語言發展,並提供「簡易居家聽力語言行為發展評量表」供參考,如有任何異狀,應盡速尋求進一步的診斷醫療,把握治療黃金期。
《文:編輯中心張喬菀編譯;圖:WHO宣導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