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5 期

健康知識
什麼是茲卡病毒感染症?
What is Zika virus infection?


茲卡病毒感染症(Zika virus infection)是由茲卡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為黃病毒的一種,主要經由蚊子叮咬傳播。最早在西元1947年於烏干達的茲卡森林中的獼猴體內分離出來。目前依據基因型別分為亞洲型和非洲型兩種型別,在中非、東南亞和印度等都有發現的紀錄。

傳播方式:
人類被帶有茲卡病毒的病媒蚊叮咬後,經過約3至7天的潛伏期後(最長可達12天)開始發病。感染者在發病第1天至發病後11天,血液中存在茲卡病毒,此時如再被病媒蚊叮咬,病毒將在病媒蚊體內增殖,約15天左右,病毒進入蚊子的唾液腺,就具有傳播病毒的能力,而當牠再叮咬其他健康的人時,這個健康的人就會感染茲卡病毒。其他傳染途徑包括:母子垂直感染、性行為傳染、輸血傳染、實驗室傳染,以及其他可能的傳染途徑,如器官移植及哺乳。

台灣可傳播茲卡病毒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及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這些蚊子的特徵為身體是黑色的,腳上有白斑。其中,埃及斑蚊的胸部背側具有一對似七弦琴的白色縱線及中間一對淡黃色的縱線,較喜歡棲息於室內的人工容器,或是人為造成積水的地方;白線斑蚊胸部背側中間有一條白色且明顯的縱紋,比較喜歡棲息於室外。斑蚊一天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1–2小時及日落前的2–3小時,此時外出時要特別留意做好防蚊措施。



臨床症狀:
典型的症狀為發燒(通常是微燒)合併斑丘疹、關節痛(主要是手和腳的小關節)或結膜炎等,其他常見症狀為頭痛、後眼窩痛、厭食、腹痛及噁心等。由於茲卡病毒感染症之症狀與登革熱相似但較輕微,這些症狀通常在3–12天的潛伏期過後開始,症狀持續約2–7天,因此常會被忽略或被誤認為登革熱。

依據流行地區監測資料顯示,巴西及玻里尼西亞等流行地區曾有少數病例出現神經系統(如Guillain-Barré syndrome)或免疫系統(如特異性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併發症,且有孕婦產下小頭畸形新生兒之案例,惟這些神經異常與感染茲卡病毒之關聯性仍待證實。

預防方法:
茲卡病毒感染症目前無疫苗可預防,因此避免病媒蚊叮咬是最主要的預防方法。於戶外活動時,建議穿著長袖淺色衣褲,或使用經衛生福利部核可、含有DEET的防蚊液,並依照標示說明正確使用。前往流行地區活動時,應選擇裝有紗窗或空調設備的居住場所。

懷孕婦女如有茲卡病毒感染症流行地區旅遊史,且於旅遊期間或之後2週內出現疑似症狀,除儘速通報並採檢送驗外,必要時應進行胎兒超音波檢查,確定胎兒是否有小頭畸形或顱內鈣化的情形發生,以利後續產前檢查追蹤;若有流行地區旅遊史但並無出現疑似症狀,可考慮進行胎兒超音波檢查以評估及確認胎兒是否有小頭畸形等異常狀況,如有異常則再進一步採檢送驗茲卡病毒。懷孕婦女如經確診為茲卡病毒感染症,應每隔3至4週定期進行胎兒超音波檢查,以追蹤胎兒生長情形。

由於病媒蚊對於叮咬對象並無選擇性,一旦有茲卡病毒進入社區,且生活周圍有病媒蚊孳生源的環境,就有茲卡病毒流行的可能性,所以民眾平時應做好家戶內外孳生源的清除工作,以及使用紗窗紗門隔絕蚊蟲。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茲卡病毒感染症目前無藥物可以治療,主要是依症狀給予支持性療法,並讓患者獲得充足的休息,可用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做為解熱劑解除部分不適感,並補充足夠的水分,通常在感染後1週左右就可自行痊癒。

如有出現疑似症狀,請於就診時向醫師詳細說明旅遊史。

參考資料:
認識茲卡病毒傳染症核心教材。疾病管制署
《 文/圖: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