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9 期

會議報導
第4屆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研討會紀實
Report on the 4th Boston Taiwanese Biotechnology Symposium 2016


筆者於今(2016)年7月16日至17日赴美國波士頓參加第4屆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研討會(The 4th Boston Taiwanese Biotechnology Symposium 2016),以下分享一些在波士頓開會的見聞與心得。

波士頓,是座同時充滿歷史感與科技創新的城市,因為這裡不但是美國獨立革命的起源地,也是擁有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一流大學的城市,而且這裡很可能將是美國生技產業發展的新搖籃。根據美國生技GEN(Genetic Engineering & Biotechnology News)雜誌2016年5月2日的報導,大波士頓地區(包含劍橋區)已超越舊金山與紐約成為全美、也是全球第一的生技聚落(clusters)。最近一些重要的平面媒體包含《天下雜誌》(2016/1)、《商業週刊》(1493)、《遠見雜誌》(2016/8)都不約而同報導了這個城市在生技產業的崛起。身為生物醫學研究者的我即抱著朝聖的心情造訪這世界上擁有頂尖研究機構以及在生技領域最創新的城市。這裡生技產業的相關科技公司、藥廠、金融創投,基本上就是圍繞著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兩個學府設立,包括哈佛廣場-Longwood區以及肯德爾廣場(Kendall square),尤其是肯德爾廣場,被稱為創新中最創新的1平方英里。

肯德爾廣場附近雖是商業公司林立的聚落,卻仍有強烈學術研究及創新的氛圍,沿著Main Street往西走,左邊的麻省理工學院Koch Institute for Integrative Cancer Research以癌細胞放大的影像作為藝術畫展示,令人印象深刻;右側分別是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 和 Whitehead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再往西走,就可看到幾家大藥廠,如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武田(Takeda)、輝瑞(Pfizer)、諾華(Novartis),當然還有數百家大大小小生技相關公司聚集在此。今年甫獲唐獎的張峰,以其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受到創投青睞所成立的Editas Medicine生技公司就在這裡。行文至此,可以歸論波士頓生技產業聚落成功的最關鍵因素:頂尖研究機構所孕育出來的創新研究與人才,加上健全的法規制度與充沛的資金和管理,讓研究人員無後顧之憂。以高科技起家的台灣,若要發展生技醫藥業、醫療資訊業,可能就不只遵循矽谷發展模式,還要向波士頓生技發展模式取經,那麼曾在波士頓就學、研究、甚至有創業管理經驗的台灣人,就可能是台灣取經的人才庫了,而「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即是打開這人才庫的一把鑰匙。

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是由一群當地來自台灣的博士後研究員以及研究生所發起,組織美國波士頓地區生物醫學科技相關研究人員(研究生、博士後研究員、產業界科學家等),目的在增進彼此的認識及交流合作。最初藉由舉辦研討會,聚集大波士頓地區相關研究人員,促進此區台灣科學家之間的交流合作,期望能建立大波士頓地區台灣科學家的聯絡網,增強彼此在科學上的交流,並關心台灣生物科技產業的發展。近兩年,研討會開始與台灣的生技界連結,邀請台灣的業界人士前往擔任講座,目的是促進美國與台灣生物醫學科技相關從業人員的交流、並且協助年輕學子生涯發展上的規劃、美國與台灣產學人脈連結,以及進一步招攬優秀國際人才回台服務等。

今年7月16至17兩日的研討會於依舊在哈佛大學舉行,除了維持既有的美國學術界與業界講座之外,繼續擴大新增幾個實用主題,在學術講座方面,分別邀請美國與台灣傑出的年輕學者分享自己的研究心路歷程與經驗,並提供美國和台灣未來科學發展方向。另也增加學術實務技巧講座,如台灣學術研究計畫及經費申請系統介紹、科學文章寫作技巧、面試及學術演講技巧,以及如何準備履歷及教職申請等;在業界講座方面,有新創公司觀摩賽(entrepreneur & startup panel),邀請生醫創新團隊介紹新創科技並進行競賽,由專業生醫創投專家直接給予回饋與建議、有創投募資小組討論(investor panel)、也有台灣生技公司就業博覽會(Taiwan Biotech Career Fair),如永昕生物醫藥、宣捷生技都在此招募人才。

當天,來自台灣、美國各地的三百多名與會者共聚哈佛大學,一起探討美國和台灣生物科技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交流且交換心得。今年主要演講嘉賓(keynote speaker)為國立台灣大學楊泮池校長與OPKO Health副董事長兼技術長、潤惠生技創辦人許照惠博士(Dr. Jane H. Hsiao)。楊校長在演講中介紹台灣生技醫藥國家型研究計畫、台灣生技研發環境與體制,以及國家未來生物醫學產業經濟的規劃與發展情形,最後歡迎海外精英回國創業、服務。許照惠博士是知名生技企業家,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藥學系,之後到美國伊利諾大學攻讀化學博士學位;她在1986年與蕭俊雄、佛斯特(Phillip Frost)創辦的IVAX製藥公司,曾為全球第二大學名藥廠,成功上市藥物包含降血壓藥、噴霧氣喘藥、紫杉醇抗癌藥,於2006年將公司賣給以色列大藥廠Teva公司。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許博士雖然身價不斐,但仍十分樸素、毫不華麗,言談之中仍保有自信心,有股堅持打死不退的拚勁,再加上一些捨我其誰、成功在我的氣勢,令人十分敬佩。2007年,許博士繼續創辦OPKO健康公司並擔任副董事長兼首席科技長,漸漸將重心移回台灣;2009年許博士創辦潤惠生技並與本院產學合作進行「RSV人類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的開發。在演講中,她分享求學過程、創業心路歷程,讓與會者能從她在學術上與生涯發展上的分享有所啟發,筆者亦獲益良多。

在業界講座方面,邀請了多位台、美生技公司及藥廠等資深業界人士,介紹在生技業界的生涯規劃、產業趨勢及各種不同性質的職位;同時他們也分享切身的經驗,向與會者分享如何在業界發展。今年邀請了Life Sciences裘錦澐女士(Joyce C. Chiu, CPIP)、韓國SK生命科學臨床部門何伯容醫師(Andrew Ho, MD)、輝瑞免疫部門的林俐伶博士(Lih-Ling Lin, Ph. D.)與李文機博士(Frank Lee, Ph.D.)、Vertex Pharmaceuticals生物統計資深主任凌美秀博士(Mei-Hsiu Ling, Ph.D.)分享職場經驗。凌美秀博士表示,在工作中要勇於表達自己的創新想法;何伯容醫師則表示生物科技行業變化很快,競爭也很激烈,要想辦法讓自己在公司成為不可取代的員工,還要想辦法發表論文,並留意最新的行業趨勢與動態;在業界四十多年的李文機博士則分享與會者在職場上要能夠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工作同事溝通順暢,不論到任何地方,就能完整展現自己的實力了。

今年筆者有幸應邀參加今年的台灣學術講座討論,與國立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研究所鄭兆珉副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李心予教授(生命科學系)、國立台灣大學沈湯龍副教授(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余慈顏助研究員共同分享自己的研究心路歷程與經驗,並提供台灣未來科學發展方向。主要討論議題包含台灣學術環境現況與回台灣從事科學研究的利弊分析、台灣生物科技相關學術單位與全球生物科技產業的關係、如何在台灣學術環境中得到良好的發展並提升台灣學術的世界競爭力等,並藉由這個機會跟在海外優秀的年輕科學家一起交流、討論、交換意見,另外,筆者也應邀擔任學術實務技巧講座講員,介紹研究計畫撰寫與申請技巧,並且介紹台灣學術研究計畫經費申請系統等。

未來科技發展與知識經濟(包含生物經濟)仍是世界經濟發展最重要的驅動力之一,現今世界上生技醫藥產業仍以美國為龍頭,歐洲居次;而提出生物經濟(Bioeconomy)一詞的學者,就是來自前哈佛商學院生命科學計畫領導人安利奎斯(Juan Enriquez)。雖說未來世界經濟的焦點與發展重心將從歐美移至亞洲,亞洲各國之中國、日本、新加坡也急起直追,但在生醫產業領域仍然與歐美有些距離。以傳統產業起家、以高科技起飛的台灣,目前仍困於政策窒礙難行、經濟動能疲軟,導致研發經費短缺,難達規模。但台灣的生技醫藥產業發展卻也有一些值得讚許的優勢,如基礎研究能力已具備相當的水準、因台灣面積不大很容易有產業聚落(clusters)效應、當前生技產業也見蓬勃向上的趨勢、再加上活絡充沛的資本股票市場。不過需克服的劣勢也不少,如基礎研究與走到產業仍有不小的鴻溝、在學研單位中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比重也在拔河中、專利及技轉法務的觀念與專家也普遍不足。

政府在這一波生物科技的崛起過程中的角色至關重要,以美國麻州政府為例,對新創公司的扶植不只是提供貸款、政策優惠,而是設立育成中心共同研究室、在學校成立技轉及利益衝突法務辦公室,協助資源匱乏的新創公司有機會將夢想化為現實。台灣政府也十分重視生技產業,也有一些策略規劃,如南港生技園區;不可否認對生技產業聚落形成有一定的影響。然而,更重要的是一種風氣與氛圍,須營造整體基礎學術之創新、挑戰研究風氣,以及研究創新與創業風氣的並存與互相支援的氛圍。所以,首要是增加基礎研究的投資、協助修正制度、消弭短視近利的研究與論文發表,真正鼓勵與支持有潛力的創新研發,然後學研單位成立產業連絡與技轉辦公室來打通產學關節,並創造友善創業的環境,如學界人才的釋放、提供繼續從事研究的機會作為支持新技術突破的後盾,這些都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合作達成。就如同MIT Whitehead Institute洛迪西(Harvey Lodish)教授所說:「For biotech development, Taiwan has a long way to go!」;雖然路很長,但我們可以決定走多久,只要瞭解自己優勢,積沙成塔,目標就不會太遠。
《文/圖:癌症研究所李岳倫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