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3 期

人事動態
癌症研究所夏興國助研究員升等為副研究員
Dr. Shine-Gwo Shiah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 has been promoted to Associate Investigator


本院癌症研究所夏興國博士自2016年10月1日起升等為副研究員。

夏博士於1999年取得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學位,之後加入本院院長實驗室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博士後研究期間主要致力於癌症轉移(cancer metastasis)及血管生成(angiogenesis)之機轉研究。因表現優異,於2003年擔任癌症研究所(以下簡稱癌研所)協同研究員,主要研究癌症表觀遺傳(cancer epigenetic regulation),並於2008年獲聘為助研究員。

擔任助研究員期間,夏博士加入癌研所口腔癌研究團隊,並建立微核醣核酸癌症研究室(The Laboratory for miRNA Cancer Research),致力於探討miRNA對口腔癌形成及惡化的機轉探討,並嘗試建立具有診斷及預後價值的miRNA生物標記(miRNA biomarker)。台灣自1992年以後,口腔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節節上升,已成為國人頭頸部癌症的第一位。不僅罹病平均年齡下降,而且每年發現的新病例及死亡人數都已超過千人。口腔癌主要是以鱗狀細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最為常見,約占所有口腔癌的90%以上。造成口腔癌的環境因子有很多種,在西方國家主要是以抽菸及喝酒為主要致病因子,而在東方國家(包括台灣),則是以嚼食檳榔及抽菸為主;而慢性發炎、病毒感染(人乳頭瘤病毒)和遺傳易感性則為次要因子。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早在2003年就將檳榔列為第一類致癌物。台灣約有150~200萬人有嚼食檳榔的習慣,根據台灣本土的流行病學調查,只嚼食檳榔、抽菸、酗酒之單一個別原因造成口腔癌的機率分別為正常人的23倍、18倍、10倍。由此可知,嚼食檳榔不僅危害環境,更與口腔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如果不能杜絕檳榔的氾濫及暴露,那麼,瞭解檳榔對口腔細胞的影響及致癌機轉,便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充分瞭解檳榔對口腔癌致癌的分子機轉,才能對症下藥。

因此,癌研所口腔癌團隊建立了一個口腔癌資訊庫,主要是以40位嚼食檳榔且吸菸、酗酒之口腔癌患者的腫瘤與鄰近非腫瘤組織檢體,利用4種不同的基因晶片平台,包括基因表現型微陣列(gene expression array)、甲基化去氧核醣核酸(DNA methylation array)、微核醣核酸微陣列(miRNA array)及比較性基因體雜交微陣列(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array-CGH),再整合口腔細胞癌化模式gene expression array、口腔癌化動物模式gene expression array等資訊組織而成。經由統計分析,夏博士研究團隊鑑定出84個在口腔癌患者中表現量顯著差異的miRNA,其中32個為表現量上升,52個為表現量下降,而有19個表現量下降的miRNA座落於14號染色體32.2區域(14q32.2)微核醣核酸叢集(miRNA cluster)中。同時,夏博士研究團隊亦利用GSEA ontology分析gene expression array的資料,並連結miRNA array資料,然後藉由分子生物細胞功能分析模式,驗證了miR-329、miR-410、miR-30a、miR-379、miR-424、miR-376等miRNA,可以結合到相對應的訊息核醣核酸(mRNA),進而調控細胞內的重要訊息傳遞路徑,包括(1) Wnt/β-catenin pathway;(2) DNA methylation;(3) STAT/SOCS signaling pathway;(4) Retinoic acid pathway 及(5) Runx signaling pathway等,導致口腔癌細胞的惡化及轉移,這些研究成果已發表在Cancer Research、Molecular OncologyMolecular Cancer、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Journal of PathologyRNA、PLOS ONE等國際知名期刊。此外,利用cross validation分析模組,夏博士研究團隊也與所內的統計專家建立了由16個miRNA組成的口腔癌診斷標記(diagnostic marker),具有高度的覆蓋率(area under curve, AUC)、敏感度(sensitivity)及專一性(specificity),利用獨立的口腔癌測試檢體,亦獲得不錯的鑑別效果,可以作為口腔癌診斷的重要依據,此部分目前正在撰寫論文中。

目前,夏博士除了繼續建立口腔癌miRNA的預後標記(prognostic marker)之外,也針對口腔發炎(inflammation)反應相關的miRNA進行研究,試圖探索由檳榔/菸/酒所造成的口腔慢性發炎過程中,miRNA所扮演的角色;此外,夏博士研究團隊亦證明在染色體14q32.2區域的非編碼核醣核酸(non-coding RNA)會受到甲基化的調控,因此研究團隊將進一步研究甲基化導致非編碼基因及miRNA的變化,對口腔癌形成及惡化的影響。當然,口腔癌之防治,根本之道是早期發現及診斷口腔癌前病變(oral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 OPMD),界定出日後可能惡化為口腔癌的高危險群患者,及早進行積極性的預防及治療措施。為此,夏博士參與了衛生福利部第II期癌症研究缺口補強研究計畫,分析正常人、口腔癌前病變的患者及口腔癌患者唾液中的miRNA,企圖建立口腔癌前病變與早期癌症之早期診斷miRNA標記。目前已有初步成果,找出2個在口腔癌前病變患者的唾液中具有顯著變化的miRNA,而且根據細胞株分析,此2個miRNA可能由癌細胞所分泌的胞外小體(exosome)進入到唾液中,顯示此兩個miRNA可能藉由細胞分泌的胞外小體進到體液中,包括唾液,不僅可以作為口腔癌早期篩檢標記分子,也可能對於口腔癌的形成扮演重要的關鍵角色。因此,此研究成果不僅可供衛生福利部或健康保險單位執行相關醫療政策之參考,也為國內口腔癌治療開創出新的治療契機。

未來,夏博士的研究團隊將與癌研所口腔癌團隊不斷整合國內各主要醫學中心/醫院之臨床資源以及各式基礎研究平台,建立可靠的口腔癌癌前病變診斷性生物標記與預防標靶,提供可行之防治方案,期盼有助於降低國人口腔癌罹癌率及死亡率目標之達成,並降低醫療及社會成本,增進大眾之福祉。
《文:癌症研究所夏興國副研究員;圖:編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