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0 期

會議報導
參加第7屆亞洲實驗動物科學聯盟大會之心得
Report on the 7th AFLAS Congress 2016


亞洲實驗動物科學聯盟(Asian Federation of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AFLAS)在2004年成立,第1屆大會在日本長崎舉行,初創時會員國僅有6國,台灣是創始會員國之一,之後每兩年在會員國所在地輪流舉辦大會。AFLAS成立的目的是促進亞洲國家實驗動物科學的合作,協助各國檢視在實驗動物科學研究、技術及教育面臨的問題。AFLAS致力開發有益於實驗動物科學的相關活動,以提升動物福祉為主要宗旨。亞洲現在有11個會員國,台灣中華實驗動物學會(Chinese Taipei Society for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CSLAS)曾經於2010年主辦第4屆大會活動,獲得廣大的迴響。

今年第7屆AFLAS大會由新加坡實驗動物學會(Singapore Association for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SALAS)主辦、國際實驗動物科學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ICLAS)協辦。大會地點選在鄰近新加坡市政廳的Raffles City Convention Centre,市政廳周邊雖然大樓商辦林立,但仍保存很多英國殖民時建造之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和教堂,附近還有二次世界大戰紀念碑,述說著這裡曾是遭到戰火洗禮的戰場。在市中心的街道上舉目遠眺,不禁讚嘆一個沒有天然資源的小島,脫離馬來西亞獨立自治後,在短短50年間,從小漁村蛻變成為亞洲的金融中心。

Main congress大會活動在11月8日至10日舉辦,大會主題為「Advancing Frontiers in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活動前後一天各有Pre-congress & Post-congress學術研討會,以強化不同專業領域的科學教育與經驗分享。此研討會雖然是亞洲實驗動物科學聯盟,但是歐美在實驗動物領域有較深遠的經驗與長足的發展,這次幸有國際實驗動物科學委員會協辦,主辦單位邀請了多位重量級歐美實驗動物科學專家前來擔任大會特別演講講者(keynote speaker),這些專家平時顯少在亞洲區域講演,令大家格外珍惜這難得的機會。從今年大會安排的演講主題可以看出,實驗動物3R、實驗動物福祉與照護、實驗動物健康品質、疼痛辨識與舒緩疼痛、和諧化全球動物福祉計畫(Global harmonization),仍然是全球實驗動物科學發展的主軸。實驗動物使用於研究、試驗和教學訓練,是促進人類醫藥健康發展不可缺少的材料,如何維護動物福祉已是重要的國際性議題。不僅需要政府立法支持,社會大眾也殷切關心與重視科學應用之動物福祉,尤其實驗動物健康及良好照護攸關科學研究的良窳。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2000年制訂《安全性評估動物試驗準則》與《實驗動物人道終點臨床辨識準則》,但是在非OECD會員國家仍可見到動物試驗將死亡當作實驗終點,因此由具權威性的國際性組織來推行動物福祉計畫會是個具指標性的前導。ICLAS是個非政府、非營利組織,近幾年努力推行和諧化全球動物福祉計畫,藉由人員訓練、動物照護、獸醫醫療管理與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IACUC)四大方向來和諧化動物照護和使用程序,使動物試驗在相同機構或不同機構執行都有穩定性、最少變異性的結果。各機構可自行訂定策略和準則來達到和諧化的目標,和諧化沒有一體適用的標準,依照各國的法律規範可彈性調整,最終的目標仍是以科學品質、穩定的試驗結果與動物健康及福祉為依歸。美國實驗動物協會(AALAS)在大會提到科學應用機構可將和諧化管理的理念,經由飼育人員、獸醫師或研究人員分享家人與朋友,或藉由科普活動或遊戲APP(iOS系統可搜尋AALAS),將理念傳達到學校或社會,讓大家都知道,應用機構對動物生命的尊重及實驗動物對人類的貢獻。

其他如利用斑馬魚進行科學研究、patient derived xenografts(PDX)小鼠模式、生醫活體影像技術之動物研究、實驗動物從業人員再教育訓練計畫、實驗動物社群飼養也都是這次大會的主題。本院由實驗動物中心(簡稱動物中心)周京玉代理主任與莊子林獸醫師共同與會,動物中心於大會發表的海報主題為「實驗動物硬體空調系統改善計畫」,計畫主要執行者為動物中心謝家銘技術師,描述該藉由改修空調設備,改善送風溫度變化差異過大,進而改善水瓶熱漲冷縮造成的漏水問題。其他亞洲區研究團隊主要以各種實驗動物之疾病模式、實驗技術與飼養精緻化及動物福祉相關研究居多,其中有3篇探討提供環境豐富化材料,如實驗動物玩具與飼養籠巢料對於動物的繁殖育種及身心福祉表現均有正向增進效益;動物中心在準備國際認證之前,已推廣執行實驗動物社群飼養及環境豐富化人道管理,相信與歐美國家的動物福祉發展相去無幾。

由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地區心血管疾病的人口數眾多,位居十大死因之首,大會也安排臨床病例分析與相關的動物研究成果,包括營養、人種、基礎研究與心血管生醫材料之研發、人工器官之人體轉譯醫學等。另外較特別的還有新加坡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的Lee Ching Ng博士詳細介紹新加坡國內登革熱、屈公病及茲卡病毒的流行病學調查與控制研究計畫,以及熱帶國家面臨的各種病媒蚊相關疾病的歷史回顧與難以斷根的病媒蚊問題,讓我深深體會熱帶、亞熱帶氣候國家面對的公共衛生與流行病學研究之挑戰。在新加坡的病媒蚊研究中,研究人員以生物控制的方式,利用對斑蚊有特異性的細菌(Wolbachia-Aedes)人工感染雄性蚊,以控制雌蚊的繁殖,使雌性蚊無法產生子代,其經驗對台灣而言極具參考價值。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Wang Lin Fa博士已執行多年蝙蝠的病毒學與疾病帶原的研究,探討它們在疾病傳播中的角色。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類動物,壽命長達20年以上,是多種傳染病病毒的保毒宿主(reservoir),包括嚴重疾病呼吸道症候群(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亨德拉(Hendra)和伊波拉(Ebola)等病毒,因自身特殊的免疫系統,使之無表現任何臨床疾病症狀,但當這病毒移轉到動物或人類,便會造成致死性疾病。

藉由這次大會可以瞭解目前亞洲及歐美重視的研究方向,其中較受注目的是人源異種移殖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PDX)與斑馬魚動物模式之研究。近3年來取自人類檢體異種移殖的動物模式實驗在台灣亦受到高度重視,直接取自患者的腫瘤細胞不需要經過體外培養,保留了臨床腫瘤細胞的原生型態和細胞外基質,讓細胞更具異質性(heterogenecity),顯示未來的人類疾病研究和治療,將從群體走入個體,個人化的精準醫學將是研究主流,而過程中須使用大量的實驗動物則是難以避免的。進行PDX實驗的動物,通常利用免疫缺陷小鼠製作擬人化小鼠後再植入新鮮的患者檢體,過程中不僅要注意植入檢體的時程,亦需謹慎篩選這些來自患者的新鮮檢體是否攜帶某些傳染性病毒,例如愛滋病毒(HIV)、B 型肝炎(HBV)、巨細胞病毒(CMV)等。由於這些PDX研究目前全世界尚無完整統一的標準實驗流程,亦無強制規定疾病篩選,因此許多專家都呼籲須謹慎進行相關實驗,也急須建立明確的作業規範與生物安全措施。另,全世界使用斑馬魚進行生醫研究的動物模式盛行,主要是其基因與人類相似度高及基因改造技術成熟,許多專家對斑馬魚的疾病篩檢與健康品質控管議題作討論,本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已建構一處設備管理完善的斑馬魚核心設施,但目前在國內斑馬魚疾病篩檢技術尚未與國際接軌,這是未來本院可以加強努力的方向。

新加坡引進AALAS完整的教育訓練計畫與認證系統,目前是亞洲擁有最多數量之助理技術員、技術員至高階技術士的國家,這不僅使新加坡近十年的實驗動物研究與人道管理制度在亞洲區表現亮眼,更因有國際認可的專業證照制度的認證資格產生人才國際交流的效益。反觀台灣近二十年來一直尚未建立完整的實驗動物從業人員之教育訓練計畫,即使在大專院校獸醫學院或生技相關科系亦無完整的師資與課綱,實在令人惋惜。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中央主管機關農委會防檢局於2016年12月18日正式建立《獸醫師職持續教育訓練規範》,中華實驗動物學會團隊在新任理事長陳炯東博士(本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研究員)上任後亦將開始積極建立專業證照制度,期許在不久的將來,能讓台灣的實驗動物從業人員接受系統化的專業教育訓練,使動物實驗更加順利並增進動物健康和福祉。
《文/圖:實驗動物中心莊子林獸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