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2 期

學術交流
建置東南亞蚊媒病科技交流平台—台星登革熱防治經驗交流
Establishment of Southeast Asian mosquito-borne diseases prevention platform—experience exchange between Taiwan and Singapore


本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蚊媒病中心)為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規劃與新加坡環境衛生研究所(Environmental Health Institute, EHI)建立東南亞蚊媒病科技交流平台,於3月13至15日邀請疾病管制署(以下簡稱疾管署)及南部3縣市政府(台南、高雄、屏東)防疫團隊共同赴新加坡參訪,學習該國防疫實務經驗,並交流蚊媒傳染病防治資訊及心得,更希望藉由此機會與新加坡建立一個登革熱與其它蚊媒傳染病的防疫合作管道。

EHI成立於2002年4月25日,隸屬於新加坡國家環境局(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 NEA),主要負責研究、監測與實證基礎的風險評估。該研究所目前進行3個主題,包含監測與流行病學(surveillance and epidemiology)、病媒傳播之傳染病研究(vector-borne disease research)及食物與環境衛生研究(food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research)。EHI團隊的研究人員包括昆蟲學家、微生物學家、分子生物學家、免疫學家及統計學家等,並與各學術團體、研究機構和組織合作。借鏡新加坡防疫團隊的經驗,足以作為台灣團隊的學習典範,因此,本次參訪由本院蚊媒病中心之各相關領域如病媒蚊、病毒流病、地理資訊建構及公衛教育等專家同行,針對不同層面及專業與新加坡團隊進行討論。

關於病媒傳播之傳染病研究,位於東南亞的新加坡長年對抗登革熱,每年都有上萬個病例,其研究包含改善監測(improving surveillance)、強化診斷(enhancing diagnostics)、改善流行病學(improving epidemiology)、瞭解病媒及風險評估(understanding the vectors and risk assessment)等。新加坡官方一旦收到傳染病報告,流行病學的數據會即時發送到國家環境局,開始對於個案住家附近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並透過地理資訊系統將所有資訊和病媒蚊發現地點繪製成分布圖,如有發現群聚性病例,就將此區域列為高風險區域。新加坡對於登革熱防治策略可分為病媒監測與控制、法律強制規範及衛生教育社區動員等,防治工作重點仍以孳生源清除為主,化學防治部分自2005年已減少噴藥頻率,在發生有群聚感染時才會在周遭環境及進到家戶內噴藥。

在蚊媒監測上使用gravitrap,認為直接偵測成蚊可偵測蚊體帶病毒率及蚊蟲密度等;蚊媒監測同時進行室內與室外監測,所收集到的蚊子會送至實驗室進行蚊體登革病毒NS1抗原檢測,同時也會檢測茲卡(Zika)及屈公病毒等。此行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杜武俊教授亦分享台灣改良新加坡的gravitrap之經驗,並建議此gravitrap應加上蓋子,且上蓋開洞口直徑4公分為吸引母蚊產卵之最佳寬度,而內含水量可能為吸引母蚊產卵之重要關鍵,同意近期將寄送已改良之gravitrap至新加坡一起測試並分享研究成果。

在登革病毒監測上,EHI會同時監測病毒基因型,經研究發現在病毒基因型發生改變時就容易造成大流行。去年新加坡流行登革病毒第二型,但年底有出現第三型,截至今年3月累積病例約6百例,尚無法預測今年疫情。新加坡監測結果顯示,若早期發現可能有病毒基因型的改變,並早期發出警告,可有效減低疫情。

在資訊整合方面,新加坡將不同層次的資料整合出Onemap網站,可即時掌握資訊。Onemap地圖平台為市政府在全國地理空間訊息庫(SG-SPACE)所開發的應用程式,包含登革熱資訊、風險管理等,讓實體環境參數資料以視覺化呈現,可使防疫人員清楚瞭解病例分布及提供可辨識之立體空間關係,有利於分析相關參數與登革熱之關聯性;目前監測人員可藉由平板電腦即時將監測訊息即時回報反應。在風險評估時空模型(spatio-temporal model)模式加入的危險因子,包含過往登革熱發生率(past DV incidence)、病媒資訊(vector information)、流動人口(transient population)、居家資訊(housing information)、人口密度(population density)、氣候(weather)、植被指數(vegetation index)及連接性(connectivity等);根據前一年之疫情及數據進行下一年的風險評估。本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培生副研究員亦於會議中簡報本中心與高雄市衛生局合作建置之GIS地理資訊系統及分析疫情地圖等相關結果。

另外,EHI亦於去(2015)年10月展開小規模的Wolbachia斑蚊實地研究,於全島3個地點釋放帶有Wolbachia的雄性斑蚊並實地觀察其習性及交配行為,預計今年4月完成第一階段野放。因此,此次參訪也參觀了養蚊實驗室及蚊體鑑定實驗室,我方防疫團隊亦就Wolbachia斑蚊釋放前之民眾教育溝通、養蚊技術、蚊媒監測技術、蚊媒防治等方面討論熱烈。隔日亦至實地參觀EHI執行病媒監測(vector surveillance)及ovitrap、gravitrap監測之工作。本次參訪發現新加坡許多登革熱相關防治作為,包含蚊媒密度監測、化學防治、Wolbachia斑蚊防治策略、血清流行病學及疫苗政策等,可提供台灣許多寶貴之經驗,也藉此機會與新加坡團隊建立密切交流管道。
《文: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王雅芳博士後研究員;圖: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