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0 期

知識產權
還在等待論文被引用的機會嗎?與其被動等待,不如主動出擊吧
Actionable steps to accelerate research visibility


編註:本院技轉及育成中心於3月22日邀請智泉國際事業有限公司首席顧問暨總監黃偉富博士到院演講,講題為「提高國際能見度,我們還能做什麼?—啟動研究者的跨界思考」。演講內容發人省思,葉忠祐代理主任特別商請講者將精采的演講內容以文字呈現,嘉惠無法出席的研究人員,同時與讀者分享。以下為精彩的演講內容。

對科學研究者來說,將辛苦耕耘的研究成果發表於專業期刊是一項基本且重要的工作,也是學術生涯裡不斷追求的目標。許多人認為論文發表即代表任務完成,若能刊登在高影響係數的期刊上則更值得慶賀;然而,在現今學術界高度競爭的環境下,發表在所謂高影響力的期刊已經不足夠。研究顯示,即使發表在影響係數最高的《Nature》期刊,仍有20% ~ 30%比例的文章在發表5年後未曾被引用,雖然該比例因領域不同有所差異

這是否意味著研究者對論文被引用數的提升束手無策呢?近幾年,越來越多研究者注意到研究能見度與被引用數的關係,相信兩者密切相關。因為增加研究內容的能見度有機會吸引更多讀者注意,論文也有更高的被引用機率;提升研究能見度不僅有利於拓展閱聽群眾,還可能藉此找到潛在合作者,促成跨國或跨領域合作。而合作研究又往往帶來較多被引用機會,因此長遠來看,能見度的提升對於被引用數增加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此外,提升研究能見度也有助於產學連結,閱聽者若來自產業界,便有技術轉移或產學合作的可能;若來自公眾,則可縮短學術研究與社會大眾的距離,促進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的發展。

拜資訊科技與數位媒體所賜,研究行銷的管道非常多元,除了傳統學術傳播的方式(如期刊出版或出席研討會議)外,社群媒體(social media)也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相當比例的研究者會透過臉書(Facebook)搜尋資訊及維繫人脈 ,足見社群媒體在研究行銷的可用性;然而在利用社群媒體推廣研究成果時,必須注意其表達方式與學術論文寫作有所不同。在社群媒體的環境,作者必須能將專業知識改寫成淺顯易懂的小故事(story telling),才能讓讀者快速掌握重點,對研究內容產生共鳴。乍聽之下,這似乎與科普的概念無異,但在現今資訊爆炸的社會,深入淺出的研究說明(plain language summary)對於促進學術界交流一樣重要。事實上,越來越多期刊出版者要求作者在投稿時,除論文摘要外,還須加上一段重點式短文。因為這樣的短文不僅可節省審查者時間,也能讓讀者迅速掌握該篇研究的重點,甚至進而引用,以提高該期刊的能見度與影響力。

若要利用一篇短文增進讀者對研究內容的瞭解,作者首先須具備寫小故事的技巧。所謂「小故事」就是把表達重點放在廣義的研究緣起(big why)上;比如說一篇關於材料科學的研究,若只著重於某材料屬性的測試與模擬結果,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容易瞭解其目的與重要性,但若能指出該材料的應用價值,相信有助於吸引更多讀者注意。其它寫作技巧還包括以平易近人的語句敘述、避免專有名詞;而除了文字外,還可善用資訊圖表(infographic)呈現研究重點,畢竟一圖勝千文,圖像往往提供更直覺、更易理解的資訊。

由於推廣研究的管道十分多元,要將圖文內容逐次排版發布也是一項挑戰,而訊息發布後的效果也不易追蹤;此時如Kudos之類的工具就可提供協助—Kudos是可以讓研究者寫小故事並連結相關圖表或影音檔案的平台,研究者可以透過各種管道發送已經編輯好的故事。Kudos也跟期刊出版社合作,以利讀者透過期刊網站連到該平台資訊,對研究者來說有更多曝光的管道。此外,Kudos也提供訊息被點閱的報表,對研究行銷策略的規劃十分具有參考價值。

總之,提升研究能見度需要具體行動才能達成目標。在落實行銷計畫的時候,研究者應思考如何把專業知識轉化為可行銷的標的,以及如何讓內容引起目標群眾的關注。隨著學術研究越來越競爭,資訊越來越開放,許多研究者與科學研究管理單位開始思考如何以務實的方式提升研究能見度,其中不乏國外知名的研究機構。這些機構或為個人提供協助,或者成立專責單位,無論採用何種策略,其目的都在確保該機構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下仍繼續保有優勢。研究者在努力追求論文發表篇數的同時,不妨停下腳步,思考辛苦完成的研究是否受關注,是否準備好因應數位行銷時代學術傳播的挑戰。

更多相關資訊歡迎加入Impact Story Skills: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impactstoryskills/

參考資料:
1. The science that’s never been cited: Nature investigates how many papers really end up without a single citation. Natur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7-08404-0
2. How do researchers use social media and scholarly collaboration networks (scns) ? Nature.com Blog. http://blogs.nature.com/ofschemesandmemes/2017/06/15/how-do-researchers-use-social-media-and-scholarly-collaboration-networks-scns
《文/圖:智泉國際事業有限公司首席顧問暨總監黃偉富博士口述/張瀚文博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