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1 期

健康知識
噓!不要吵醒癌細胞 它們也會「冬眠」
Cancer cells do hibernate


一般認為癌細胞生長快速且不受控制。然而最近研究指出,癌細胞不僅利用「加速裝置」快速生長,更有一組「煞車裝置」來延緩生長,以達到長久存活的目的。

長時間觀察記錄前列腺癌患者治療過程中腫瘤的生長情形,發現腫瘤生長交替出現快速生長期及休眠期(見圖1)。為何會如此?原因是當癌細胞快速生長到一定大小後,病症出現,醫師首先會利用最有效的手術方法切除癌細胞。

此時,治療發生效用,部分癌細胞處於休眠狀態,但時間一久,癌症還是再次復發。緊接著,只能輔以荷爾蒙療法或化學治療法,但是對於一些患者,經過一陣沉寂休眠期後,癌症終究還是會捲土重來,而且可能一再反覆發生。

狡猾癌細胞休眠 躲化療伺機轉移
一般而言,癌細胞的生存在體內會面臨三種挑戰:免疫細胞的攻擊、化療藥物的毒殺以及癌細胞須要進行遠端器官轉移(metastasis) 的生存壓力。癌細胞休眠期的存在,就是為了應付這些挑戰。

在癌細胞休眠期間,癌細胞會獲得足夠時間重新統整基因表達的活性,或代謝能力的變化等,伺機等待下一階段細胞快速生長。如果沒有這一段休眠期,癌細胞很難在免疫細胞的攻擊下存活,也很難在化療藥物處理下發展成抗藥性癌細胞。因此,偵測並殺死這類休眠癌細胞是癌症治療的首要關鍵任務。

休眠期的癌細胞數量少而形成微腫瘤,此時患者亦無病症。而且休眠中的癌細胞代謝十分緩慢,好像冬眠中的動物,即使以最精密的儀器,如正子掃描(PET scan)也很容易忽略這類微腫瘤的存在。

若偵測到癌細胞…讓它們繼續睡!
所幸近年研究慢慢揭開休眠癌細胞的特性;加拿大研究團隊比較休眠癌細胞與生長中癌細胞之間遺傳物質,例如核糖核酸(RNA)表現量的差異。有別於我們常聽到的DNA(去氧核糖核酸),RNA在細胞內扮演將遺傳訊息由DNA傳遞至蛋白質(細胞功能執行者)的中間角色。他們的研究發現,有一類微型RNA(miRNA)會特別在休眠癌細胞存在時,表現量較高,因此可發展體外檢測,在血液及尿液中偵測得到這類微型RNA,以得知是否有休眠癌細胞,達到提早治療的目標。

在偵測到休眠癌細胞之後,再來就是要想辦法殺死這些休眠癌細胞或是不要驚擾它!

小鼠吃阿斯匹靈 抑制癌細胞甦醒?
由於休眠癌細胞代謝緩慢,傳統化療藥物幾乎無效。然而,今年四月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指出:廣泛使用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如阿斯匹靈(Aspirin)可以抑制休眠癌細胞甦醒。此研究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Robert A. Weinberg博士以實驗室小鼠為實驗對象,回答了一個令人疑慮的現象,即在臨床癌症治療中,如手術切除後會活化原本蟄伏在體內休眠的微腫瘤,反而促進癌症遠端轉移(metastasis)。

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若在手術治療前餵食實驗小鼠稱之為非類固醇類的抗發炎藥物,如阿斯匹靈,則可降低癌症切除手術後癌症轉移的發生率。若此結果未來在臨床實驗中證實,便有機會在不驚擾沉睡的癌細胞下進行更有效治療。研究團隊也強調:腫瘤切除手術本身就有風險,誘發癌症轉移的風險只是其中之一。癌症治療須整體評估,不宜因可能產生轉移風險便拒絕手術治療。

本文轉載自6月2日之聯合新聞網生活新聞
《文/圖: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王鴻俊助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