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是由位於喉部的兩瓣左右對稱的膜狀物體(聲帶)發出,當我們說話時,腦部會傳達一系列指令關閉聲帶讓空氣進入肺部進而使聲帶產生震動,而這些震動所造成的聲波會經由喉嚨、鼻腔及口腔產生共鳴而放大聲量。聲帶的長短、形狀及共鳴腔影響聲音的音高、音質及聲音大小,因此每人的聲音各有不同。當出現聲音沙啞、喉嚨疼痛、反覆清喉嚨、聲音突然低沉或無法像平時一樣唱高音時,都可能是聲帶出現異狀。多數的聲音出現狀況與錯誤使用聲帶或過度使用聲帶,如大聲尖叫、歡呼、在吵雜的環境中提高聲調、說悄悄話等有關,但某些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胃酸逆流、聲帶結節、喉頭癌、神經系統問題如痙攣性發聲障礙、聲帶麻痺及心理創傷也會導致聲音的疾病。〈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張喬菀編譯;圖:NIH News in Health April 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