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科學夏令營共收到約110份的熱烈報名,因員額有限,本次限額70位學童參加,包括52位竹南、頭份地區各校報名後以隨機方式錄取的學生及18位來自南庄、泰安及卓蘭的學生。此外,本院將規劃以苗栗縣高中生為對象於明年寒假舉辦科學營,對苗栗地區的學子提供更多的啟發教育。〈更多內容〉
《文:秘書室賴瑨萱、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游美淑高級技術師;圖:實驗動物中心謝家銘、編輯中心》
今(104)年度學術研討會將規劃2場Plenary Lectures及6項口頭報告主題,6項口頭報告主題分別為:
Symposium Session IA與IB:「Biomedical Science」及「Population Health Research」;Symposium Session IIA與IIB:「Cancer Research」及「Medical Engineering」;Symposium Session IIIA與IIIB:「Molecular Genetics and Medicine」及「Neural Science」。除Plenary Lecture外,6項主題將分成2個場地同時進行,由國內學者專家、執行成果優良之計畫主持人、本院研究人員或年輕研究學者口頭報告,分享研究成果與經驗(詳細邀請講員名單及演講題目請參閱議程)。
除演講場次外,本會議亦規劃壁報展示(poster session),並分組進行壁報討論(poster discussion)供整合性計畫主持人呈現研究成果,俾促進各計畫主持人、本院及各界研究人員之討論、交流與互動,進而達到合作研究及研究團隊形成之目標。壁報展示時段共2小時(每日1小時),由所有執行中的整合性計畫主持人及本院研究人員張貼壁報,展示研究成果。壁報討論分5組於不同會議室進行,各分組之會議主持人將邀請部分壁報發表之研究人員進行口頭報告,分享研究成果,俾增進壁報展示之交流互動,瞭解計畫執行成效及協助解決可能遭遇之困難。
會議議程請按此參閱,另有關報名資訊、講員簡介及交通住宿等會務資訊請參閱本研討會網站(http://brsseminar.nhri.org.tw/),歡迎國內各界醫藥衛生領域相關研究人員,於7月20日(星期一)前報名與會,共襄盛舉。若對本會議業務有任何疑問,請逕洽本院學術發展處蕭振祥先生或黃愛真女士,電話037-246166分機33307/33303;email:tou@nhri.org.tw/jean@nhri.org.tw。
《文/圖:學術發展處》
為瞭解國家科技政策未來趨勢及跨領域產業發展潛能、培養高階生技人才,導引進入國際生技產業及鼓勵自由創新發展、創業,本院學務辦公室於2015年5月14日舉辦第2場「104年研究生講座」,邀請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副執行秘書丁詩同博士,以「我國製藥產業的發展與未來展望」為題發表演講。
丁博士深入分析全球醫療趨勢、國內產業發展現況、政策推動重點與探討製藥產業未來契機及規劃下一階段產業推動方向等議題,本院約有80位研究人員與學生與會,對於前瞻性深具潛力之領域及綜觀全球發展,獲益良多,演講重點摘敘如下:〈更多內容〉
《文/圖:學務辦公室何書賢》
為促進國內老年醫學研究方法學的發展,「高齡與健康整合研究中心」特於2015年8月23日(星期日)早上9時至下午5時30分假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2AB室(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舉辦2015第一屆「高齡與健康整合研究中心」老年醫學研究訓練課程。以「Aging mechanism」、「Conducting a cohort study on aging」、「Nutrition assessment in aging studies」、「Physical function evaluation in aging studies」、「Cognitive function evaluation in aging studies」和「Body composition measurements in aging studies」等6大主題為主要課程內容,邀請於基礎老化生物學機制以及臨床醫學、轉譯醫學與公共衛生等研究方法學領域,擁有豐富經驗之講者,傳授老年醫學研究之方法學與相關臨床經驗。此外,藉由專題討論(老化生物機制和老人流行病學研究現況)以及老年醫學研究實證經驗分享,加強跨領域人才交流,並優化未來國內高齡研究之方法與培養老年醫學研究人才。
本訓練課程已開放報名;目前已通過台灣復健學會學分認證,也正申請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會、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之再教育學分認證。期許此次教育訓練課程能讓學員更瞭解老年醫學相關背景、臨床現況與未來發展。有意參訓者可至以下網址:https://goo.gl/yseLSH報名,若有任何問題請逕洽陳小姐,電話:037-246-166轉35797;email:yhc33@nhri.org.tw。
《文/圖:生技與藥物研究所陳郁欣;審校: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許志成研究員、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紀雅惠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