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0 期 2016-05-06
研究發展 台灣肝癌網3,843位肝癌患者其詳細肝炎病毒標記之分析 NHRI researcher reports analysis results from Taiwan Liver Cancer Network
近年來生物醫學研究蓬勃發展,已經發現許多與癌症相關之生物標記。要確認這些生物標記之重要性及可靠性,則需要大量的人體檢體驗證;因此,建立一個品質良好之生物資料庫(biobank)為癌症研究十分重要的議題。多年來,肝細胞癌一直是台灣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肺癌於近兩年居首),政府一直將探討肝癌之成因以及如何提升患者之治療效果以提升生存率列為研究之重點。在基因體醫學科技計畫國家型經費支持下,台灣肝癌網(Taiwan Liver Cancer Network, TLCN)於2005年成立,並透過北中南5家合作醫學中心收案,提供全台灣肝臟研究人員一個良好的研究資源;這5家參與的醫學中心皆依循統一的標準作業流程,收集肝臟腫瘤患者的生物樣本及臨床資料。此外,台灣肝癌網也對所有收集的患者之血清樣本進行詳細之肝炎病毒標記檢驗: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已知是台灣人發生肝癌最重要的風險因子,然而過去對肝癌患者所做的肝炎病毒的大型區域性研究,都只限於分析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以及C型肝炎抗體 (anti-HCV antibody),尚未深入分析所有肝炎病毒標記,或是只有個別研究人員針對少量的個案數之研究。〈更多內容〉 《文/圖: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黃秀芬研究員級主治醫師》
會議報導 本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舉辦「風險管理與溝通研討會&工作坊」課程紀實 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 - National Environmental Health Research Center organizes Risk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 Workshop
首先於4月25日與26日假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辦「風險管理與溝通研討會&工作坊」,邀請國際知名學者,包括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王榮德教授、加拿大風險科學國際(Risk Sciences International)公司營運長Greg Paoli、中國福州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講座教授與Biointellipro公司總裁Dr. Y. Martin Lo,以及美國紐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人類生態系教授兼系主任Dr. William Kingsley Hallman,在第一天分別講授結合流行病學與研究成果於風險管理、風險為基礎的食品安全管理、風險溝通準則、食品安全風險與威脅的展望、如何與媒體溝通及實作演練等主題。第二天則由Greg Paoli營運長指導風險評估軟體FDA-iRISK的使用,帶領學員進行風險評估的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