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T早期發現不易,且惡性程度偏高,手術切除與標靶藥物是目前主要的療法。目前於臨床上,可用激酶抑制劑imatinib治療無法切除或轉移的胃腸道基質腫瘤,以抑制腫瘤成長及復發,有效提高患者的平均存活率。然而,患者常因c-KIT再度多重突變而對imatinib產生抗藥性,雖有第二代與第三代的藥物可接續治療,但效果仍有限。
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患者中,最常發現FLT3基因突變,約占三成;而常發現AML患者有c-KIT過度表現與突變,約占百分之六。一般而言,具有FLT3與c-KIT過度表現與突變的AML患者較容易復發,而且平均存活期較短。Imatinib曾用於治療c-KIT過度表現的AML患者以及c-KIT突變的全身性肥大細胞增多病(systemic mastocytosis)患者,但效果不佳,至於FLT3抑制劑目前尚在臨床試驗中。〈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整理/資料來源:技轉及育成中心/審校:生技與藥物研究所蔣維棠研究員》
德國風險評估及風險管理機制組織演進及架構介紹
BfR來自德文Bundesinstitur für Risikobewertung之簡稱,意即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The Federal Institute for Risk Assessment),其成立可追溯至1876年,由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的帝國衛生廳(Imperial Health Office)對消費者健康保護之重視開始,至1985年英國狂牛症(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BSE)事件衝擊整個歐洲後以及德國流出戴奧辛雞蛋事件,有鑑於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獨立性的重要與消費者健康保護之聲浪,2002年在德國聯邦消費者保護及農糧部(BMELV)的資助下,重組消費者保護工作,設立了今日的BfR。〈更多內容〉
《文/圖: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周韋均博士後研究員》
日期:2017年9月14至15日(星期四、五)
地點:台北文創大樓6樓D廳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演講語言:國語
《影音資料整理:編輯中心陳筱蕾/資料來源:論壇》
協辦單位: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日期:2017年10月30日(星期一)
會議地點: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1001會議室
(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 11 號 10 樓)
學習時數: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8小時
語言:英語
報名方式:採網路報名( https://goo.gl/forms/ntrdPx58nJSrExpY2)
招收名額:150人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2017年10月25日止
報名費用:免費參加(敬備午餐及茶點)
聯絡人:陳小姐
電話:(037)246-166分機35514
傳真:(037)586-457
《文/圖: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